分享自: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意”:历史演变与诗学阐释

期刊:江西社会科学

这篇文章属于类型b。

李春青教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探讨了”意”的不同阐释模式与意义生成,《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发表了这篇论文。李春青教授,担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的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意”这一核心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在诗学中的双重功能——“以意逆志”和“得意忘言”。

论文指出,“意”的不同理解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两种诗学本体论,还形成了两种诗歌阐释模式和意义生产方式。”意义生产”的提法意味着文本意义往往不是简单地被发现,相反,它是被创造或构建的。阐释具有”生产性”的特点。

首先,李教授分析了“意”在古代典籍中的使用。从《论语》到《孟子》,”意”在表示主观性、个体性意识活动上获得了重要性。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被看作是用说诗者自己的分析、判断来体会诗人原本的志向。

相较于儒家的“以意逆志”,道家的“得意忘言”则强调意在言外,通过感悟而非言语捕捉的意义。从《庄子》到陶渊明,文本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清晰固定的,而是隐约和模糊的。“得意忘言”不仅追求语言之外的深刻体验,更是一种对宇宙自然的领悟。

李教授进一步探讨了这两种阐释模式的应用和其对后世诗学的影响。在儒家传统中,“以意逆志”强调诗歌背后的政教伦理意义,在政治和教育中具有实际功能。而道家的“得意忘言”则更多关注个体的审美体验与生命感悟。

他指出,历史上对此两种模式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演变。例如,在宋代,儒学中对于“以意逆志”的理解更关注文本的“合理性”,而“得意忘言”的阐释逐渐脱离经学的限制,在诗歌批评领域发扬光大。

最后,文章探讨了“意”的清晰性和模糊性如何反映出两种阐释模式的深层差异。儒家的“以意逆志”追求意义的明确性和普适性。道家的“得意忘言”则更关注个体心灵体验的独特性,多样性和无法言传的内在精神价值。

李春青教授的研究为理解中国古代诗学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对当代文学批评研究有重要启发。此文不仅揭示了历史文化中的思想脉络,也为现今的学术讨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结而言,李教授的论文对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视角,通过对”意”这一关键概念的深入分析,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阐释模式及其影响,为进一步的学术探讨奠定了基础。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