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硕士学位论文题为“‘厚翻译’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实践报告”,作者为许玫,所属单位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这篇实践报告的指导老师是李敏杰副教授。这篇论文发表于2016年,主要探讨了从“厚翻译”理论出发的翻译策略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译过程中的运用。
学术背景与研究目的
在这一部分,作者首先描述了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翻译实践材料的原因。该书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思想、建筑、社会生活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并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这些内容帮助读者提高文化素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在翻译过程中,作者特别关注在翻译京剧部分时遇到的文化词汇空缺问题。作者运用“厚翻译”的序言、脚注、文内释义等方法,旨在通过翻译实践令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京剧的精髓。
“厚翻译”理论由亚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于1993年提出,其核心是通过添加注释、评注等方法,使翻译文本得以在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中呈现。该方法旨在加强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在京剧的翻译过程中,厚翻译策略能有效补偿术语及文化背景的翻译困难,提升了文本的可读性与教育性。
翻译实践的过程
翻译实践经历了译前计划、翻译实施及译后校对三个主要阶段。在译前计划中,作者细致研究了京剧相关术语及文化词汇,准备了相应的参考资料。在翻译实施过程中,作者使用了纸质与在线词典、网络搜索及学术资源等工具辅助翻译,并对专业术语进行了细致的解析,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译后校对则分为自我校对和导师校对两个阶段,着重检查译文拼写、语法及风格上的一致性。
“厚翻译”在《中国传统文化》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厚翻译”涵盖的策略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厚翻译包括添加序言、脚注及文内释义等。这些手段帮助译者在不损害文本连贯性的前提下,将读者置于完整的文化场景中,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理解。
序言部分生动阐释了京剧与西方歌剧的不同之处,并论述了中西戏剧文化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特别是京剧强调写意而非写实。脚注主要对剧种名称、舞台道具、行当分类及历史文化背景等进行了详细解释。例如,对“二黄腔”的解析,并对其中涉及的板式如“倒板”、“慢板”等作了譬如2/4与4/4节拍的音调描述。
另一方面,作者强调文内释义的重要性。这种方法保证了译文的生动性与读者的兴趣,不致因过多脚注而降低文本的流畅性。通过这些策略,作者希望能够在向西方读者介绍京剧文化的同时,提升他们对文化差异的尊重与理解。
总结
这篇实践报告非但展示了翻译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还创造性地将“厚翻译”引入到文化教材的翻译中。作者通过细致的计划与实施,将原本国内文化背景浓厚的文本成功向国际传播。在这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介绍的广度与读者能够承受的理解深度,是作者不断探讨与改进的目标。这种翻译实践不仅强化了文本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为译者在涉外文化翻译中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