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赵傲雨撰写,发表于《新闻前哨》2019年第6期。文章以“高铁霸座事件”为例,探讨了热点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叠加效应,旨在分析网络舆论在微博上的传播共性,并总结应对网络舆论的正确途径。
叠加效应(Spillover Effect)最初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某一事件的发生会对其他相关事件产生影响。这一概念被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后,衍生出“联想叠加效应”(Associative Spillover Effect),即公众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度会因同类事件的发生而增加。陈安等学者将联想叠加效应进一步划分为横向叠加效应和纵向叠加效应。横向叠加效应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同类事件的发生会相互提升公众关注度;纵向叠加效应则指某一事件的发生会激活公众对历史上同类事件的集体记忆,从而提升相关事件的关注度。
本文以2018年8月21日发生在微博上的高铁霸座事件为例,分析了热点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叠加效应。文章通过分析微博用户对霸座事件的反应,探讨了公众情绪的连锁反应、网民道德审判的噪音墙效应以及短视频对事件传播的强化作用。
公众情绪的连锁反应
文章指出,高铁霸座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泛道德化情绪。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言论自由,网民倾向于通过道德审判来表达情绪,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这种情绪反应在微博上形成了鲜明的舆论场,最初保持沉默的用户也逐渐加入讨论,形成了事件的累加效应。
网民道德审判的噪音墙效应
微博平台由于其开放性,极易形成热点事件传播中的噪音墙。在高铁霸座事件中,网民不仅对霸座行为本身进行批判,还挖掘并传播了当事人的私人信息,如学历、职业等。这些噪音信息在微博上形成了回音壁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即用户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排斥不一致的信息,导致信息在封闭的传播圈层内不断强化。
短视频的视觉强化作用
短视频在微博上的传播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霸座事件的负面印象。霸座男女的蛮横无理形象通过视频形式迅速传播,引发了网民的集体愤怒。同类事件的反复出现唤醒了公众对先前事件的记忆,形成了叠加效应。
热点事件的叠加效应形成了网络舆论的“超时空链接”
叠加效应使得热点事件的影响力超越了时空限制。以高铁霸座事件为例,霸座男和霸座女的事件相继发生,引发了公众对同类事件的持续关注。这种叠加效应不仅延长了事件的热度,还形成了气候性舆论场,强化了公众对高铁座位秩序的认知。
叠加效应反映了网民泛道德化社会心理的敏感性
叠加效应在推动社会议程设置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如通过霸座事件强化了公众对遵守社会秩序的认知。然而,它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即网民容易沉溺于情绪宣泄,随意判断事实。当事实不清晰时,情绪化的舆论导向可能会对事件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对高铁霸座事件的分析,揭示了热点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叠加效应及其对网络舆论的影响。研究不仅为理解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应对网络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指出,叠加效应在推动社会议程设置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也提醒公众在参与网络讨论时应保持理性,避免情绪化判断。
新颖的研究视角
本文首次将经济学中的叠加效应引入新闻传播学领域,并结合微博平台的特点,分析了热点事件的传播机制。
深入的事件分析
文章通过对高铁霸座事件的详细分析,揭示了公众情绪、道德审判和短视频传播在热点事件叠加效应中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为应对网络舆论提供了实践指导,特别是在如何引导公众理性参与网络讨论方面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文章引用了多篇相关文献,包括郭小安、陈安、张伟骏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结论。
总之,本文通过对高铁霸座事件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热点事件在微博传播中的叠加效应及其对网络舆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