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研究生学位论文,全称《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京剧文化大学读本>英译实践报告》,作者为来自兰州交通大学的王家琦。本实践报告提出在关联翻译理论(Relevance Theory of Translation)的指导下,探讨文中所选取的《京剧文化大学读本》的英译实践。此论文的翻译部分选定于教材的第一章“基础部分”的前四小节,涵盖了“京剧的基本特点”“京剧的诞生”“京剧的行当”以及“京剧的流派”等内容。这部教材为介绍京剧进行的系统性论述,涉及了大量特有术语和中国特色表达。汉英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面临如何在保留原意的同时降低阅读障碍的挑战。
首先,作为传统中国戏剧的一个分支,京剧已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并被广泛认可为“国粹”,它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全世界享有声誉。为此,将京剧的文化翻译成英文,具有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帮助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创造力。
从实践角度看,该书是一本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编写的教材,目的在于推广京剧文化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丰富高校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教育。因此,选择这样一个文本,能在英译中既符合学术需求,又能促进传播传统文化。
在本翻译实践中,王家琦用关联翻译理论作为指导,该理论注重翻译过程中文本的认知过程,而非强调文本的等值性。根据关联理论,翻译是一个解读说话者意图以实现最佳关联的行为。这个理论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原文的意图与意思。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王家琦总结出三个主要的翻译难点:
词义空缺(Lexical Gap):汉语中某些词汇在英语中缺乏直接对应的表达,解决方案包括音译加注解或直译加注解,这有助于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同时确保英文读者的理解。
短句繁多(Redundancy of Short Sentences):汉语篇章短小精炼,而英文表达倾向于连贯长句。为此,译者采用了合译(Combination)的方式,将短句合并成符合英文语言习惯的长句。
语义重复(Overuse of Repetition):中文文本常使用重复结构以强调或明确意义,而英文更强调简洁,译者则通过代词指代和省略实现文本的连贯与简约。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王家琦分别运用了多个翻译策略以应对上述问题。在词汇层面,她运用音译加注解和直译加注解方法,帮助填补词义空缺,提高读者的认知和理解。在句法层面,通过合译方法来提升译文的流畅性和英文表达的合规性。同时,译者在篇章层面更偏重于使用代词指代和省略,以此来化解冗长的重复表达。
这项翻译实践不仅为《京剧文化大学读本》在英文语境下的传播提供范例,也有助于对翻译过程中的策略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关联翻译理论,作者强调翻译过程中要兼顾源文本意图与目标语受众的阅读期望之间的关联性。在满足目标受众阅读便利的同时,尽量减少文本的处理难度,最终在翻译表达中实现接近最佳的文本关联。
虽然本次翻译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者的专业翻译能力,但在数据搜索能力及翻译策略的灵活应用方面仍需加强。未来,译者可以通过更广泛的数据来源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和应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的具体策略,提出更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总体来看,这一翻译实践不仅深入探讨了京剧文化的独特性,也体现了翻译学科与文化传播的紧密联系。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实践,可以增强人们对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细节的重要性以及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