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23年5月11日的《自然》(Nature)期刊,题为《运动皮层中的躯体-认知动作网络与效应器区域交替出现》。该研究由Evan M. Gordon、Roselyne J. Chauvin、Andrew N. Van等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完成,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科学,特别是运动皮层(motor cortex, M1)的功能组织。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Penfield等人通过直接皮层刺激技术绘制了人类运动皮层的“小人图”(homunculus),认为M1是一个从头到脚的连续体,分别对应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控制。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1的组织结构可能比传统的小人图模型更为复杂。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显示,M1可能分为前部的粗大运动控制区和后部的精细运动控制区,且存在复杂的动作映射。本研究旨在通过高精度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重新审视M1的组织结构,揭示其功能分区的复杂性。
研究采用了高精度的功能磁共振成像(precision functional MRI, pFMRI)技术,结合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SFC)和任务态fMRI数据,对M1的功能组织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纳入了多个大型fMRI数据集,包括人类连接组计划(Human Connectome Project, HCP)、青少年脑认知发展研究(Adolescent Bra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BCD)和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 UKB),总样本量约为50,000人。此外,研究还结合了猕猴和人类新生儿、婴儿及儿童的数据,探讨了M1功能组织的跨物种同源性和发育过程。
研究的主要步骤包括: 1. 数据采集:通过高分辨率fMRI技术,采集了大量静息态和任务态fMRI数据,并结合扩散成像数据,绘制了M1及其连接的高精度图谱。 2. 功能连接分析:通过RSFC技术,分析了M1内部及其与其他脑区(如扣带-岛盖网络,cingulo-opercular network, CON)的功能连接模式。 3. 任务态fMRI实验:设计了一系列运动任务,包括脚、手和嘴的运动,以及复杂的动作协调任务,以验证M1的功能分区。 4. 跨物种和发育分析:通过猕猴和人类不同发育阶段的数据,验证了M1功能组织的跨物种同源性和发育过程。
研究发现,M1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连续小人图,而是由效应器特异性区域(如脚、手和嘴)与一个新型的“躯体-认知动作网络”(somato-cognitive action network, SCAN)交替组成。SCAN区域位于效应器特异性区域之间,表现出较低的皮层厚度和强烈的功能连接,特别是在CON网络中。SCAN区域在动作规划和全身运动(如腹部或眉毛的运动)中表现出协同激活,而在特定运动任务中则缺乏特异性。
此外,研究还发现,M1的功能组织呈现出同心圆状的分布模式,远端身体部位(如脚趾、手指和舌头)位于中心,而近端部位(如膝盖、肩膀和喉部)则位于外围。这种同心圆结构与传统的线性小人图模型不符,进一步支持了M1功能组织的复杂性。
研究提出了一个“整合-隔离”模型(integrate-isolate model),认为M1中存在两个平行的系统:一个是效应器特异性区域,负责精细的孤立运动控制;另一个是SCAN,负责整合全身动作、生理控制和动作规划。SCAN与CON网络的强连接表明,它在动作规划和全身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的M1小人图模型,揭示了M1在动作控制和生理调节中的复杂功能。
该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M1功能组织的理解,还为神经科学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SCAN的发现为解释全身动作控制、生理调节和动作规划提供了新的神经基础,特别是在复杂动作(如工具使用和语言协调)中的整合作用。此外,研究还揭示了M1在发育和进化中的保守性,为理解人类运动控制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还探讨了SCAN在临床神经学中的潜在应用,特别是在运动障碍(如帕金森病)中的意义。SCAN与丘脑运动核的连接可能为临床干预(如深部脑刺激)提供新的靶点。此外,研究还揭示了M1在感觉系统中的平行组织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感觉-运动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该研究通过高精度成像技术揭示了M1功能组织的复杂性,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为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