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基于演化博弈的EPC+PPP模式下重大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期刊:BuildingsDOI:10.3390/buildings13102443

本文由Jianwang Wang和Sijun Bai共同撰写,发表于2023年9月26日的《Buildings》期刊上。该研究主要探讨了在EPC+PPP(工程采购建设+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下,大型项目中的风险分担问题,特别是考虑了次级风险(secondary risks)的影响。EPC+PPP模式结合了EPC和PPP的优势,旨在通过公私合作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然而,现有的风险分担研究往往忽视了次级风险的不良后果,而次级风险是由于实施特定风险缓解措施而产生的。本文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收益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次级风险对公私双方风险分担策略的影响。

研究背景与目的

EPC+PPP模式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融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风险分担问题。在EPC+PPP框架下,工程项目通常具有较长的时效性和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风险来源多样且知识体系差异较大,导致各利益相关方难以独立应对所有风险。因此,如何有效分担风险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然而,风险分担过程中可能引发次级风险,例如在高速公路项目中,政府将部分运营风险转移给社会资本,但社会资本可能缺乏运营经验和技术能力,导致道路维护不足和交通安全隐患等次级风险。这些次级风险可能偏离最初的风险管理目标,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因此,研究如何在风险分担框架中考虑次级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文首先建立了包含次级风险的风险控制收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模型考虑了项目收益分配、风险控制能力、不平衡状态和风险补偿等因素,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具体流程如下: 1. 风险控制收益模型:定义了原始风险、次级风险和次级次级风险,并建立了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的量化模型。通过分析风险控制成本和收益,决策者可以选择是否参与风险分担。 2. 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假设博弈双方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公共部门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私营部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博弈策略包括双方是否分担风险,并通过动态复制方程分析了不同策略的演化稳定点。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个桥梁综合开发项目的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案例中,项目采用了EPC+PPP模式,双方需要建立建设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比考虑和不考虑次级风险的情况,分析了次级风险对双方风险分担策略的影响。

主要结果与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次级风险对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策略有显著影响。具体结论如下: 1. 次级风险的影响:次级风险的存在显著影响了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策略。有效管理次级风险可以激励双方积极参与风险分担。 2. 风险控制能力的作用:各方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决定其风险分担倾向中起重要作用。风险控制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承担风险。 3. 风险补偿的作用:公共部门通过风险补偿可以激励私营部门参与风险分担,且存在一个下限值,超过该下限值后,私营部门才会积极参与风险分担。 4. 风险分担的主动选择:当风险成本低于风险分担与非风险分担之间的收益差异时,公私双方会主动选择风险分担。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次级风险纳入风险分担模型,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通过演化博弈模型,本文揭示了次级风险对风险分担策略的影响机制,为EPC+PPP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此外,研究还提出了具体的风险分担建议,例如公私双方应积极参与风险分担,合理评估次级风险的影响,并根据风险控制能力和收益选择合适的风险分担方案。

研究亮点

  1. 次级风险的引入:本文首次将次级风险纳入EPC+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模型,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
  2. 演化博弈模型的应用:通过演化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公私双方的风险分担策略,揭示了次级风险对风险分担的影响机制。
  3. 实践指导意义:研究结果为EPC+PPP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建议,特别是在次级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方面。

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仅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角度研究了风险分担问题,未来可以进一步考虑政府部门、总承包商和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者的角色,分析不同角色对风险分担结果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