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由Esperanza Bas、Stefania Goncalves、Michelle Adams、Christine T. Dinh、Jose M. Bas、Thomas R. Van De Water和Adrien A. Eshraghi共同完成,他们均来自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耳鼻喉科。该研究于2015年8月12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期刊上,DOI为10.3389/fncel.2015.00303。
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 CI)是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的有效手段。然而,耳蜗植入手术中电极阵列的插入可能引发耳蜗内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导致残余听力丧失和电极阻抗增加,进而影响术后听力效果。尽管已知纤维化组织形成会干扰听力表现,但关于耳蜗内炎症反应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揭示耳蜗在电极插入后的炎症、增殖和重塑阶段的病理愈合机制,特别是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Neurons, SGNs)和巨噬细胞在其中的作用。
研究分为体外和体内两部分,分别使用新生大鼠和成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体外实验: - 实验对象:使用3-4天大的Sprague-Dawley大鼠耳蜗组织。 - 实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电极模拟插入创伤组(EIT)和EIT+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DXM)处理组。 - 实验方法:通过模拟电极插入创伤,使用0.2毫米直径的单丝钓鱼线插入耳蜗,随后将耳蜗组织培养在无血清培养基中。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分析白细胞(Leukocytes)的迁移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体内实验: - 实验对象:使用1.5-2个月大的Balb/c小鼠。 - 实验设计:在小鼠耳蜗内插入尼龙单丝,模拟电极插入创伤,分别在1、3、7、14和30天后采集耳蜗组织进行分析。 - 实验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基因表达分析,研究耳蜗内的炎症反应、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瘢痕组织的形成。
体外实验:EIT组耳蜗组织中白细胞的迁移轨迹和距离显著减少,且白细胞与耳蜗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DXM处理显著减少了白细胞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但对相互作用次数无显著影响。EIT组耳蜗组织和白细胞中炎症相关基因(如CCL2、VCAM1、SELE、ICAM1、SEL和TGFB1)的表达显著上调,DXM处理显著抑制了这些基因的表达。
体内实验:耳蜗植入后,炎症反应迅速发生,巨噬细胞和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 SCs)在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植入后7天,耳蜗组织中纤维化相关基因(如MMP2、MMP3、MMP13、MMP14、PLAU、SERPINE1、SERPINH1、TIMP1和TIMP2)的表达显著上调。植入后30天,耳蜗内形成了明显的纤维化瘢痕组织。
研究表明,耳蜗植入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愈合过程相似。耳蜗内的炎症反应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施万细胞介导,纤维化瘢痕的形成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沉积和重塑密切相关。这些发现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旨在减少耳蜗植入后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从而保护残余听力和改善术后听力效果。
研究还发现,地塞米松(DXM)能够显著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减少白细胞与耳蜗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这为未来开发抗炎药物提供了潜在方向。此外,研究还揭示了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为理解耳蜗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本研究,科学家们对耳蜗植入后的炎症和纤维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改善耳蜗植入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