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关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Opioid-Induced Bowel Dysfunction, OIBD)的综述文章,由Jakob Lykke Poulsen、Christina Brock、Anne Estrup Olesen、Matias Nilsson和Asbjørn Mohr Drewes共同撰写,发表于2015年的《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期刊。文章主要探讨了阿片类药物在镇痛治疗中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特别是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 OIC)及其相关症状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常用药物,但其使用近年来在欧美国家显著增加。尽管阿片类药物在镇痛方面效果显著,但其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便秘等)也较为常见,尤其是OIC。这些副作用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中断治疗,进而影响疼痛管理的效果。OIBD是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总称,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阿片类药物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结合,进而干扰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文章首先介绍了OIB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阿片类药物通过与胃肠道中的μ-阿片受体结合,抑制了胃肠道的运动、括约肌功能的协调以及分泌功能,导致便秘、腹胀、腹痛等症状。OIC是OIBD中最常见的症状,但其定义和诊断标准在临床研究中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难以比较。
接着,文章回顾了OIBD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泻药、增加膳食纤维和液体摄入、鼓励运动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无法针对OIBD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被开发出来,如氯离子通道激活剂鲁比前列酮(Lubiprostone)和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普芦卡必利(Prucalopride),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缓解OIC症状。此外,外周作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如甲基纳曲酮和纳洛昔醇)也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药物能够在不影响中枢镇痛效果的情况下,缓解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
本文的贡献在于系统地总结了OIBD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了OIC的共识定义。文章指出,尽管传统治疗方法在缓解OIC症状方面效果有限,但新型药物(如外周作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在针对OIBD的病理生理机制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在临床研究中统一OIC定义和评估标准的重要性,以便更好地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阿片类药物在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尤其是OIC)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而新型药物(如外周作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在针对OIBD的病理生理机制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未来,随着OIC共识定义的推广和新型药物的进一步研究,OIBD的治疗将有望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