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血管损伤与修复:细胞疗法的潜在目标

期刊:Future CardiologyDOI:10.2217/fca.14.77

这是一篇以科学回顾为主的文章,题为“Vascular injury and repair: a potential target for cell therapies”,发表于Future Cardiology杂志2015年第11卷第1期,由Andrew Mitchell、Takeshi Fujisawa、David Newby、Nicholas Mills和Nicholas L. Cruden共同撰写。本文的主要讨论点是血管损伤与修复的机制,尤其是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治疗中的潜在应用。本文章在学术背景、理论讨论和临床实践等多方面展开深入阐述,以下是对该文章的介绍与总结。


背景与研究主题

血管损伤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过程中的核心机制,不仅影响病变的进展,还关系到其临床后果,例如斑块破裂、血管再狭窄和血管闭塞。损伤的原因既可能是疾病本身,也可能是医源性机械性干预(如手术或血管介入)所导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增加,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广泛开展,理解并优化血管修复过程成为了科学和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内皮祖细胞作为一种在血管修复中起潜在作用的细胞群体吸引了研究者的注意。然而,这一领域仍存在许多争议,包括EPC的定义、来源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已有的临床尝试(如直接细胞输注、使用生长因子治疗和开发捕获EPC的支架)多以失望告终,但却揭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设计的必要性。


血管损伤与修复机制

本文首先从血管损伤的不同原因入手,分别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损伤和医源性机械损伤的机制进行了详细讨论。同时,文章系统性地探讨了血管修复过程中涉及的细胞类型、信号传导路径和炎症反应的特点。

1. 动脉粥样硬化机制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病变早期的脂质和炎症细胞侵入被认为是关键步骤。内膜功能的异常(例如:增加的血管渗透性和胆固醇沉积)以及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持续作用共同推动斑块的不稳定。M1和M2巨噬细胞的失衡、Th1(促炎型)和Th2(抗炎型)淋巴细胞的比例改变均可能影响动脉斑块的生长与破裂。

此外,文章提到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局限于内膜,还会影响中膜和外膜。例如,中膜中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迁移可能会放大炎症反应;外膜中的成纤维细胞则通过释放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进一步破坏血管结构。

2. 医源性机械性损伤

在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当下,医源性血管损伤成为了临床关注的焦点。气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带来的革膜损伤(Denudation)会触发一系列急性的炎症反应,包括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此后,过程进入慢性炎症阶段,主要表现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VSMCs的持久浸润,导致内膜增生(Neointima Formation)。内膜增生作为再狭窄(Restenosis)的核心步骤,是机械性损伤修复失败的重要标志。


内皮祖细胞(EPC)的作用

EPC在血管修复中最受关注的角色,是其可能参与革膜再内皮化(Re-endothelialization)的能力。这一过程对于恢复血管功能(如血管舒缩和抗血栓能力)至关重要。然而,文章指出,EPC的定义和来源争议重重。

1. EPC的定义

最初的研究将EPC定义为同时表达CD34+和KDR+标志物的细胞群体,但更多证据表明,这一群体可能还包括早期和晚期两种起源的细胞: - 早期起源的EPC主要是促血管生成的单核细胞,并不直接参与内皮再生; - 晚期起源的EPC则更具成体内皮特性,能够在体外形成铺路石状(Cobblestone-like)的内皮样结构。

2. EPC的来源

关于EPC的来源,文章提出以下可能: - EPC并非来源于骨髓,这一结论基于前骨髓移植受者的研究; - EPC可能起源于血管壁内的“生成区”(Vasculogenic Zone),这种假说得到了胚胎和成熟血管研究的支持。

文章还进一步指出,今后需更精确地定义EPC的表面标志物和生物学特性。


EPC相关治疗策略

EPC的治疗潜力在医学上引发了较大的研究兴趣。文中总结了当前的几种探索方向: 1. 药物调节EPC
目前已有证据表明某些药物可以促进EPC动员、迁移及功能恢复,例如他汀类药物(Statins)、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1. 细胞疗法
    直接输注EPC或其亚群细胞的尝试已被证明可以在模型中减轻内膜增生以及促进功能恢复。然而,这一领域的临床前景仍受限于高成本和细胞来源的异质性问题。

  2. EPC捕获支架
    一些抗体涂层(如CD34抗体)支架的出现,尝试通过捕获EPC以加速内皮化。尽管初期实验充满希望,但随后的研究显示其在抑制再狭窄方面表现甚微。

  3. 组织工程与血管搭桥
    在类似于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区域,使用内皮化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替代血管准备,目前已在小规模临床过程中显示出部分功效。


临床与未来展望

文章结尾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价值作出高度评价。总的来说,EPC及其相关细胞疗法代表了血管损伤后修复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优化EPC的定义、改良培养策略以及探索新型涂层支架,将可能突破再狭窄和血管功能障碍等难题。同时结合抗炎药及生物调节技术的双管齐下,将为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介入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