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的关系研究

期刊:academic forumDOI:10.16524/j.45-1002.2015.10.032

本文由张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和张才琴(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共同撰写,发表于2015年10月的《学术论坛》期刊。文章题为《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基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一个解释》,主要探讨了房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研究背景与目的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房价持续上涨,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房价甚至高达十几万元/平方米。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也因工业化进程中的要素成本增加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而不断攀升。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持续下降,2011年央行的调查数据显示,68.2%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此外,中国的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仅为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80%和世界平均水平的78%。这些现象引发了学术界对房价、物价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揭示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与以往研究多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采用修正的迪克-福勒(ADF)方法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并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JJ检验)验证三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结合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和波动相互解释能力。

研究方法与流程

  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2006年3月至2014年5月的房价指数(HH)、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ONS)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同花顺数据”。

  2. 平稳性检验
    使用修正的迪克-福勒(ADF)方法对房价指数、CPI和社会消费水平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原始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无法拒绝包含单位根的原假设,但经过一阶差分后,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明三者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3. 协整关系检验
    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验证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三者之间存在至少一个协整关系,表明它们具有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4.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构建与估计
    构建VAR模型,并通过滞后长度检验确定最佳滞后阶数为3。模型稳定性检验显示,所有特征根倒数的绝对值均落在单位圆内,表明模型稳定。VAR模型的估计结果为后续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提供了基础。

  5.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使用渐进解析方法计算脉冲函数的标准误差,并通过脉冲响应图分析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方差分解则用于分析各变量波动中由其他变量解释的部分。

  6. 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
    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在偏离均衡状态时的自动修复机制。结果显示,房价指数存在自我修复机制,而CPI和消费水平则不存在。

主要研究结果

  1. 脉冲响应分析

    • 房价指数对CPI的响应在初期为0,随后逐渐增大,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并在第4期后转为负向响应。
    • 房价指数对消费水平的响应在初期为0,随后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持续下降并在第4期转为负向响应。
    • CPI对消费水平的响应在2-3期为负,之后趋于0。
    • 物价指数对房价指数的响应在初期为0.008,随后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之后保持稳定但略有下降趋势。
    • 消费水平对房价指数的响应在1期为负,随后迅速上升至0,并在3期后趋于0。
    • 消费水平对CPI的响应在1期为正,随后迅速下降至0,并在3期后持续为正且保持稳定。
  2. 方差分解

    • 房价指数的波动主要由自身解释,占比在90%左右,CPI和消费水平的解释能力较低。
    • CPI的波动中,自身解释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下降较快,房价指数的解释能力逐渐增强。
    • 消费水平的波动主要由自身解释,CPI和房价指数的解释能力较低。
  3. 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
    房价指数存在自我修复机制,当偏离均衡状态时,会以0.1224的速率自动调整回均衡状态。CPI和消费水平则不存在自动修复机制。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动态分析方法揭示了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在短期内受到物价上升的正向冲击,但从长期来看,房价与物价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消费水平对房价波动的响应不显著,但对物价波动的响应持续为正。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控制房价上涨:房价的持续高涨不仅抑制了消费,还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因此,政府应通过新建保障性住房、理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控制土地和商品房的投机炒作等措施,有效控制房价上涨。 2. 协调物价与房价的货币政策:在房价快速上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应采取高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房价与物价双增长的情况下,应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供应量;在物价增长、房价稳定的情况下,仅需控制货币供应即可。

研究亮点

  1. 动态分析方法的应用:与以往研究多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不同,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揭示了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
  2. 长期均衡关系的验证: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验证了房价指数、CPI与社会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3. 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控制房价上涨和协调物价与房价的货币政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央行:约7成居民认为物价与房价过高难以接受[EB/OL]. http://jingji.cntv.cn/20110616/105974.shtml, 2011-06-16.
  2. 陈健,高波. 收入差距、房价与消费变动——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
  3. 吴炳亮,陈燕武. 福建省房价波动与消费关系研究[J]. 福建建筑, 2011, (1).
  4. 邓宏. 房价与消费品价格短期关系的一元论分析[J]. 价格月刊, 2011, (3).
  5. 张宇青,周应恒,易中懿. 经济预警指数、国房景气指数与CPI指数波动溢出实证分析——基于三元VAR-GARCH-BEKK模型[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4, (3).
  6. 颜色,朱国钟. “房奴效应”还是“财富效应”?——房价上涨对国民消费影响的一个理论分析[J]. 管理世界, 2013, (3).
  7. 缪仕国. 物价稳定与房价:货币政策视角[J].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4).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