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热带昆虫对全球变暖的遗传适应限制

期刊: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DOI:10.1111/jeb.13905

本文是一篇关于热带昆虫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原创研究论文,发表于2021年的《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期刊,作者为Carlos García-Robledo和Christina S. Baer,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该研究得到了多个机构的资助,包括史密森学会、国家地理学会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等。

研究背景

热带外温动物(ectotherms)因其生理和生态限制,通常被认为是温度特化物种。它们的代谢过程适应于较窄的温度范围,这与温带物种相比更为明显。这种狭窄的温度耐受性被认为是热带地区恒定温度环境下的局部适应结果。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带昆虫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带昆虫对全球变暖的适应机制,特别是基因型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差异。

研究目标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讨三种可能限制热带昆虫对全球变暖适应的遗传机制: 1. “通才假说”(Jack-of-all-trades hypothesis):假设在不同温度下,基因型表现存在权衡,即在某一温度下表现优异的基因型在其他温度下表现较差。 2. “赢家和输家基因型假说”(Winner and Loser genotypes hypothesis):假设某些基因型在所有温度下表现优异,而其他基因型则表现较差。 3. 基因衰退假说(Gene decay hypothesis):假设由于环境稳定性,极端温度下所需的基因可能因选择压力减弱而退化。

研究方法

研究在哥斯达黎加的La Selva生物站进行,研究对象为三种热带雨林昆虫——卷叶甲虫(Cephaloleia属)。研究通过全同胞实验设计,在10°C至35°C的温度范围内饲养了2,746只个体,测量了它们的生长和存活率。

实验设计

  1. 温度处理:选择了10°C、15°C、20°C、25°C、30°C和35°C六个温度处理,模拟了不同海拔梯度下的温度变化。
  2. 幼虫发育和存活:记录了幼虫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时间和存活率。
  3. 定量遗传分析:通过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发育和存活性状的影响,并计算了遗传方差和遗传协方差。

研究结果

  1. 幼虫发育和存活:所有三种卷叶甲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和存活表现出显著差异。低海拔昆虫在25°C以上温度下无法存活,表明它们已经接近其温度耐受极限。
  2. 遗传协方差:研究发现16个性状表现出正的遗传协方差,支持“赢家和输家基因型假说”。只有两个性状表现出负的跨温度表现相关性。
  3. 遗传方差:与体型和体重相关的性状表现出较高的遗传方差(0%-44%),而发育时间和存活率等可塑性性状的遗传力较低(0%-6%)。

讨论与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昆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低海拔昆虫种群在当前温度上升2-5°C的情况下可能会显著减少。研究还发现,局部适应已经滞后于当前温度变化,这意味着许多热带外温动物可能无法快速适应未来的温度上升。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热带昆虫的温度耐受性较窄,且其适应能力有限,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 方法创新:研究采用了全同胞实验设计和定量遗传分析,揭示了基因型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差异。
  3. 应用价值:研究结果为预测热带昆虫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了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性。

总结

该研究通过实验和定量遗传分析,揭示了热带昆虫对全球变暖的适应限制,表明许多热带外温动物可能无法在未来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存活。研究结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还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关键见解。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