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由Jae Hyun Kang、Eui Myung Kim、Min Jeong Kim、Bo Young Oh、Sang Nam Yoon、Byung Mo Kang和Jong Wan Kim等作者共同完成,他们分别来自韩国Hallym大学医学院附属的多个医院。该研究于2025年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期刊上,题为《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Oncologic Outcomes and Risk Factors for Open Conversion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该研究旨在比较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open conversion)与完全腹腔镜手术在非转移性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中的肿瘤学结果,并识别中转开腹手术的风险因素。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已成为结直肠癌的首选手术方式。多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腹手术,且不影响长期肿瘤学结果。然而,腹腔镜手术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在多象限腹腔内进行肠管游离、大血管的解剖和结扎以及肠管吻合时。在某些情况下,如术中出血、肠管或输尿管损伤、粘连、肿瘤侵犯、肥胖或骨盆狭窄等,腹腔镜手术可能不得不转为开腹手术。既往研究显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中转开腹率在4.3%至23.5%之间,且中转开腹可能增加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和死亡率。
关于长期肿瘤学结果,部分研究表明,中转开腹手术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较完全腹腔镜手术更差,但也有研究显示两者的肿瘤学结果相似。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中转开腹手术与完全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短期围手术期和长期肿瘤学结果,并识别与中转开腹相关的风险因素。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韩国Hallym大学附属五家医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医疗记录。研究排除了IV期癌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同步性结直肠癌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腺癌(如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的患者。患者根据手术是否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或需要中转开腹分为两组。
数据收集包括患者特征、手术变量、病理变量、短期术后结果和长期肿瘤学结果。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根据Clavien-Dindo分类进行评估,≥3级的并发症被视为严重并发症。长期肿瘤学结果包括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定义为从手术到疾病复发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在10年的研究期间,共有2727例患者接受了结直肠癌手术。排除495例患者后,2131例患者完成了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100例患者需要中转开腹(中转组)。中转开腹率为4.5%。
两组在性别、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基础疾病和肿瘤位置方面无显著差异。中转组中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腹腔镜组(29.0% vs 20.5%,p = 0.041)。
中转组的手术时间(255.2 vs 235.2分钟,p = 0.028)、术中输血率(12.0% vs 4.3%,p < 0.001)和术后住院时间(11.0 vs 9.0天,p = 0.036)显著高于腹腔镜组。中转组的总体并发症率(14.0% vs 7.6%,p = 0.022)和严重并发症率(Clavien-Dindo分级≥3级,71.4% vs 46.6%,p = 0.048)也显著高于腹腔镜组。
中转组的肿瘤大小(5.4 vs 4.0 cm,p < 0.001)和淋巴结清扫数量(24.0 vs 20.9,p = 0.018)显著大于腹腔镜组。中转组的TNM分期(p = 0.001)和T分期(p < 0.001)也显著高于腹腔镜组。
中转开腹的最常见原因是粘连(36%),其次是邻近器官或组织侵犯、巨大肿瘤、解剖异常导致的病变识别困难、骨盆狭窄、肥胖和术中出血。
多变量分析显示,梗阻(p < 0.001)、腹部手术史(p = 0.021)和T4分期(p < 0.001)是中转开腹的独立风险因素。
中转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61.6% vs 75.7%,p = 0.002)。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70岁(p < 0.001)、ASA评分≥3(p = 0.004)、梗阻(p = 0.010)、直肠癌(p < 0.001)、T4分期(p < 0.001)、淋巴结转移(p < 0.001)和神经周围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 PNI)(p = 0.002)是无复发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中转开腹本身并不是无复发生存率的显著预后因素(p = 0.082)。
本研究表明,中转开腹手术与较高的并发症率、输血率和较长的住院时间相关。尽管中转组的无复发生存率较腹腔镜组更差,但中转开腹本身并不是无复发生存率的不良预后因素。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包括T4分期、梗阻和腹部手术史。这些风险因素在术前可识别,有助于外科医生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并告知患者中转开腹的风险。
中转开腹手术与较差的短期围手术期结果相关,包括较高的并发症率和较长的住院时间。因此,对于有中转开腹风险因素(如腹部手术史、梗阻和T4分期)的患者,外科医生应尽量减少中转开腹的发生。然而,由于中转开腹本身并不显著影响无复发生存率,因此不必过度担心中转开腹,若安全可行,中转开腹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本研究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通过识别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外科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优化手术策略,从而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和长期肿瘤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