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齐世杰、赵静娟和郑怀国共同撰写,发表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0年第22卷第2期。研究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70201)支持,主要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发展态势。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从研究实力分布、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和主题演进等方面对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科技论文进行了全面分析。
玉米作为全球第一大作物,在粮食安全和稳产增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全球种业竞争的加剧,玉米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在玉米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研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揭示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研究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年至2018年,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通过主题检索方式,确定了检索式为:TS=[(corn OR maize OR “zea mays*”) AND (breeding OR “breed” OR germplasm OR idioplasm OR “germplasm resource” OR genetic OR inheritance OR heredity)]。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工具,分析了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发文趋势、研究力量分布、国际合作情况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
发文趋势:2013年至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总发文量为6294篇,年均发文量稳定在1050篇左右,表明该领域研究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研究力量分布: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领军者,发文量分别为2086篇和1825篇,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院和中国农业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尽管中国发文量高,但论文的H指数(41)低于美国(60),表明中国在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国际合作: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国际合作模式逐渐从区域内部合作转向跨地区合作。中国主要与美国保持合作关系,与其他新兴研究国家的合作较少,显示出一定的合作潜力。
研究前沿与热点:玉米育种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作物驯化、主效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基因组选择和利用辐射创造突变体及定位研究。研究热点包括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抗性基因鉴定、转基因技术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成为研究重点。
主题演进:玉米育种研究主题从传统的转基因育种和杂种优势研究,逐步扩展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技术。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分析为玉米抗性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重视科研成果质量:中国在玉米育种领域的科研产出较高,但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未来应注重科研成果的质量,提高我国玉米育种的全球影响力。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应加强与玉米育种科研强国和新兴研究国家的合作,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把握研究前沿:随着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退化等问题的加剧,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科研人员应紧跟国际前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动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数据全面性: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涵盖了2013年至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6294篇文献,数据来源广泛且具有代表性。
方法创新性: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工具,全面分析了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发展态势,揭示了研究热点和前沿。
国际合作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国际合作模式,指出中国在合作网络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参考。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全面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发展态势,揭示了研究热点、前沿和国际合作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玉米育种研究的领军者,但中国在论文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中国应加强国际合作,注重科研成果质量,推动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玉米育种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