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评估从站立到仰卧位姿势变化后小腿肌肉的扩散张量成像指标

期刊:Magnetic Resonance Materials in Physics, Biology and MedicineDOI:10.1007/s10334-013-0424-1

本文由Alyaa H. Elzibak和Michael D. Noseworthy共同完成,研究机构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医学物理与应用辐射科学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以及放射学系。该研究于2013年发表在《Magnetic Resonance Materials in Physics, Biology and Medicine》期刊上。

研究背景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为医学影像学,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骨骼肌微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背景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该技术通过探测水分子的扩散行为来提供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骨骼肌由于其纤维的各向异性结构,成为DTI研究的理想对象。此前的研究已经利用DTI技术对健康小腿肌肉、肌肉损伤以及运动引起的肌肉变化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关于体位变化(如从站立到仰卧位)对DTI指标(如特征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分数各向异性FA)的影响尚未有系统研究。

体位变化已知会影响体液的分布,特别是从站立到仰卧位时,血管内液体体积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液体从间质空间向血管内转移所致。这种体液分布的变化可能影响肌肉的横截面积(CSA)和扩散特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体位变化对小腿肌肉DTI指标的影响,特别是从站立到仰卧位后,DTI指标是否会发生显著变化。

研究流程

本研究共包括以下步骤:

  1. 研究对象与实验设计
    研究招募了10名健康成年人(年龄27.2 ± 4.9岁,3名女性)。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至少禁食4小时。实验过程中,受试者被要求在3T MRI扫描仪中保持仰卧位,并在基线(即刚进入仰卧位时)、34分钟和64分钟时分别进行三次成像。

  2. MRI成像
    使用3.0T MRI系统(GE Healthcare)和八通道膝关节线圈进行成像。首先采集高对比度的T1加权解剖图像,随后在同一解剖位置进行DTI成像。DTI成像使用双自旋回波EPI序列,参数包括15个优化的扩散编码梯度、b值=400 s/mm²、TE/TR=68.86000 ms等。

  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自行开发的Bash脚本调用FSL(FMRIB Software Library)工具进行。首先对图像进行涡流校正和运动校正,随后计算扩散张量并提取特征值(k1, k2, k3)、ADC和FA。研究分析了五个小腿肌肉(胫骨前肌、胫骨后肌、比目鱼肌、内侧腓肠肌和外侧腓肠肌)的DTI指标。

  4. 统计分析
    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评估DTI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 < 0.05。若发现显著差异,则进一步使用Tukey HSD检验进行事后分析。

主要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体位变化显著影响了小腿肌肉的DTI指标:

  1. 特征值和ADC的变化
    所有肌肉的特征值和ADC在从站立到仰卧位后均显著下降。具体而言,34分钟和64分钟时,特征值和ADC的下降幅度分别为3.2%至6.7%和3.4%至7.5%(p < 0.05)。然而,第二次和第三次成像之间的特征值和ADC没有显著差异。

  2. FA的变化
    FA在所有肌肉中均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表明肌肉的各向异性结构未因体位变化而改变。

结论

本研究表明,体位变化(从站立到仰卧位)会显著影响小腿肌肉的DTI指标,特别是特征值和ADC。然而,34分钟和64分钟之间的DTI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34分钟的仰卧位休息足以使肌肉扩散特性达到稳定状态。因此,建议在进行定量MRI测量前,让受试者保持仰卧位休息至少34分钟,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
    本研究首次系统探讨了体位变化对小腿肌肉DTI指标的影响,发现特征值和ADC在仰卧位休息后显著下降,而FA保持不变。

  2. 方法的创新性
    研究采用了高精度的DTI成像技术,并结合自行开发的Bash脚本进行数据分析,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研究聚焦于健康年轻成年人,为未来在老年人群或病理条件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揭示了体位变化对肌肉扩散特性的影响,为未来基于DTI的肌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研究结果对临床MRI检查的标准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在需要精确测量肌肉扩散特性的情况下。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讨论了DTI指标的信号噪声比(SNR)对结果的影响,并建议未来研究在病理肌肉或老年人群中提高图像分辨率,以更准确地评估肌肉扩散特性。此外,研究还探讨了体位变化对体液分布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肌肉微环境的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总之,本研究为DTI技术在肌肉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相关领域的实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