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Iman McKeon-Makki、Andrew McKeon、Binxia Yang、Sean J. Pittock、Sebastian Lopez-Chiriboga、Lars Komorowski、Ramona Miske和Anastasia Zekeridou等作者共同撰写,发表于2022年6月15日的《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期刊。研究团队主要来自美国Mayo Clinic的神经免疫学实验室、多发性硬化与自身免疫神经病学中心、神经内科以及实验免疫学研究所(德国Lübeck)。本文报告了三例新发现的腺苷酸激酶5(adenylate kinase 5, AK5)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旨在进一步揭示AK5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特征。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大脑组织引起的疾病,通常伴随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和神经系统异常。尽管神经抗体(neural IgGs)在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约50%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无法检测到已知的神经抗体,这类患者被称为血清阴性(seronegative)患者。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对血清阴性患者进行深入表型分析,发现了多种新的抗体,其中包括AK5抗体。AK5抗体已被报道与严重的非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non-paraneoplastic autoimmune limbic encephalitis)相关,但其临床特征和预后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Mayo Clinic神经免疫学实验室数据库中106例患者的脑脊液(CSF)样本,筛选出6例AK5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IF)检测患者CSF中的抗体结合模式,并使用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确认AK5肽段的存在。此外,研究还通过细胞结合实验(cell-binding assay, CBA)和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进一步验证AK5抗体的特异性。3例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包括详细的神经心理学测试、脑部MRI和脑电图(EEG)结果。
所有6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为72岁(范围49-80岁)。患者的CSF样本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中显示出相同的抗体结合模式,主要在海马体、嗅球和基底节区呈现弥漫性结合,并在小脑的浦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s)中观察到细胞质染色。3例Mayo Clinic患者的临床信息显示,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记忆衰退,并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脑部MRI显示双侧颞叶内侧(mesio-temporal lobe)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高信号,并在后续检查中发展为海马萎缩。脑脊液分析显示炎症性改变,包括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增多和寡克隆带(oligoclonal bands)的存在。
在治疗方面,所有3例患者均接受了免疫治疗,包括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IVMP)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IVIG)。其中1例患者还接受了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治疗。尽管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中位20个月)仍存在严重的记忆障碍,无法独立生活。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AK5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边缘性脑炎,伴随显著的记忆障碍和情绪症状,且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与既往研究一致,患者的脑部MRI显示颞叶内侧高信号并最终发展为海马萎缩,脑脊液呈现炎症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且未观察到癫痫发作,这与既往报道中男性患者占多数且癫痫较为常见的情况有所不同。此外,AK5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和脑病理学证据支持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疾病机制,这可能是免疫治疗反应不佳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中,1例患者在记忆障碍出现前6个月即出现嗅觉异常(烧灼感),提示AK5抗体可能通过影响嗅球功能导致非癫痫性症状。这一发现为AK5抗体相关脑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线索。此外,脑脊液样本在AK5抗体检测中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尽管血清样本在特定实验中也检测到AK5抗体,但其典型的结合模式仅在脑脊液中观察到。
AK5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是一种快速进展的疾病,患者即使接受免疫治疗仍可能遗留严重的记忆障碍。早期识别和采用针对T细胞的免疫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AK5抗体的病理机制,并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本研究还讨论了AK5抗体检测中可能存在的假阳性问题,并建议在临床诊断中结合多种检测方法以提高准确性。此外,研究团队呼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研究,以扩大样本量并验证当前发现的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