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染色体工程与分子育种团队的研究成果

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The Crop Journal, Plant Disease, 作物学报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染色体工程与分子育种团队是一支专注于小麦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的科研团队。该团队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和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现有8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1名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和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染色体工程的小麦种质创新、新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应用。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50余项科研项目,并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the crop journal》、《plant disease》、《作物学报》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32篇被SCI收录。此外,团队还审定了2个小麦新品种,获得了5件国家发明专利和4件植物新品种权,并荣获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团队的研究工作始于创制小麦与近缘属的新物种,重点研究外源染色质的渗入方式和小片段异源易位系的形成机制。通过克服亲缘障碍,团队成功将中间偃麦草(Th. intermedium, 2n=6x=42, JJSST)和彭梯卡偃麦草(Th. ponticum, 2n=10x=70, JJJJSJS)的抗性基因导入小麦,创制出20个八倍体小麦新物种和1200余份具有抗旱、抗病、耐盐碱等优良特性的染色体异源渗入系。这些成果解决了外源基因转育难、利用难等问题,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交流与转移。

在分子育种方面,团队以隐形易位系为材料,对外源抗病基因进行了分子定位,成功发掘出6个源于偃麦草的抗病新基因,分别为pm40、pm43、pm51、pmch1357、yr50和yr69。这些基因的发现为进一步克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外源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材料。此外,团队还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八倍体小偃麦的核型进行了分析,为种质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为了推动种质资源在种业发展中的应用,团队在过去的十余年中为省内外30余家育种单位提供了1000份次以上的抗病、抗逆种质资源,用于育种实践。近年来,利用这些资源培育的抗病新品种如并麦1号、金麦919、川麦84等陆续通过审定,并开始进入小麦生产。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小麦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还为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团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通过创制新物种和发掘抗病基因,团队为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和实验材料,推动了小麦抗病育种的进展。此外,团队培育的新品种在实际生产中表现优异,显著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抗逆性,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染色体工程与分子育种团队的研究工作在小麦种质创新、抗病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团队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为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为推动我国小麦育种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