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以下是基于文档内容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与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Tianyu Wu、Guixing Xu、Xiaojong Hong、Huaying Fan、Jiuzhi Zeng、Yu Liu、Jinqun Hu、Fanrong Liang、Jie Yang和Jiao Chen。他们分别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四川省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该研究于2024年12月19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期刊上。
学术背景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以及多囊卵巢形态。肥胖型PCOS(OPCOS)患者占PCOS患者总数的约50%,且肥胖会加剧胰岛素抵抗(IR)和高雄激素血症,形成恶性循环。PCOS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与卵泡刺激素(FSH)比值(LH/FSH)升高,导致卵泡发育不良和不孕。此外,肠道菌群失调与PCOS和肥胖密切相关,可能通过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影响激素水平。尽管克罗米芬(Clomiphene)是PCOS患者诱导排卵的一线药物,但其疗效有限,且存在副作用。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生殖相关疾病,但其对PCOS的疗效尚存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联合克罗米芬是否能降低LH/FSH比值并改善肠道菌群,从而为OPCOS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研究流程
本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于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西南妇女儿童医院的妇科门诊进行。研究纳入了86名20-40岁的OPCOS患者和19名健康对照者。患者被随机分为针灸联合克罗米芬组(AC组)和单独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组),健康对照组仅参与肠道菌群检测。治疗持续三个月经周期,针灸每周进行三次,克罗米芬从月经第5天开始连续服用5天,每日一次。主要结局指标为LH/FSH比值的变化,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其他性激素水平、糖脂代谢参数、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以及肠道菌群组成。
研究对象与样本量
研究共筛选了173名患者,排除了87名不符合条件的患者,最终纳入86名OPCOS患者,其中AC组43人,Clomiphene组43人。研究过程中,AC组有1人退出,Clomiphene组有4人退出,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为81人(AC组42人,Clomiphene组39人)。此外,19名健康对照者参与了肠道菌群检测。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针灸治疗选穴基于脏腑经络理论和阴阳学说,采用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第一组穴位包括百会(DU-20)、神庭(DU-24)、头维(GB-13)、中脘(RN-12)、天枢(ST-25)、关元(RN-4)、子宫(EX-CA-1)、太溪(KI-12)、三阴交(SP-6)和太冲(LR-3);第二组穴位包括肾俞(BL-23)、次髎(BL-32)、三阴交(SP-6)和太溪(KI-3)。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佗牌,苏州医疗器械厂)进行针刺,获得得气感后留针30分钟。克罗米芬的初始剂量为每日50 mg,连续服用5天。
数据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分析(PP)。主要结局指标LH/FSH比值的变化通过协方差分析进行评估,次要结局指标的变化也采用类似方法。肠道菌群分析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和线性判别分析(LEfSe)评估菌群差异。功能分析基于KEGG数据库,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功能基因差异。
主要结果
ITT分析显示,AC组的LH/FSH比值调整后平均下降值为-0.8(95% CI: -1.14至-0.46),Clomiphene组为-0.22(95% CI: -0.47至0.01),组间差异为0.53(95% CI: 0.24至0.82,p < 0.001)。PP分析结果与ITT分析一致。AC组的LH水平显著下降,而FSH水平无显著变化。此外,AC组的卵泡直径显著增加,睾酮水平显著下降,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也显著改善。肠道菌群分析显示,AC组治疗后Agathobacter faecis的丰度增加,而Erysipelatoclostridium spiroforme、Streptococcus lutetiensis和Lactococcus lactis的丰度下降(p < 0.05)。
结论
本研究表明,针灸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可安全有效地降低OPCOS患者的LH/FSH比值,改善胰岛素抵抗,且这些效果可能与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针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和肠道菌群,显著改善了OPCOS患者的激素水平和代谢状态。尽管针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较小,但其在调节激素水平和代谢方面的作用显著。
研究亮点
1. 本研究首次通过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验证了针灸联合克罗米芬对OPCOS患者的疗效,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证据。
2. 研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全面分析了针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揭示了针灸可能的分子机制。
3. 研究设计严谨,采用ITT和PP分析,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
4. 研究为OPCOS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在改善卵泡质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为针灸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研究的安全性分析显示,针灸治疗的不良反应轻微且可控,进一步支持了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