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基于degron的BioproTACs在CAR T细胞信号控制中的应用

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DOI:10.1021/acssynbio.4c00109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研究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Matthew S. Kim、Hersh K. Bhargava、Gavin E. Shavey、Wendell A. Lim、Hana El-Samad和Andrew H. Ng。他们分别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细胞设计研究所、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细胞与分子药理学系,以及Altos Labs Inc.和Genentech Inc.。该研究于2024年7月11日发表在《ACS Synthetic Biology》期刊上。

学术背景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合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特别是针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细胞)的信号调控。CAR-T细胞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CAR信号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和T细胞耗竭(T cell exhaustion)。现有的CAR稳定性调控策略依赖于小分子诱导系统性降解,但这种方法缺乏精确性。遗传电路(genetic circuits)提供了一种更精确的细胞自主调控方法。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蛋白质降解的工具,即生物靶向蛋白质降解嵌合体(Bioprotacs),用于调控CAR-T细胞的信号传导。

研究流程
研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Bioprotacs的设计与优化

    •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Bioprotacs,由靶标识别域和招募内源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 UPS)的域组成。
    • 通过筛选已知的降解诱导序列(degron),团队发现了一个仅包含四个氨基酸(RRRG)的最小降解序列,并将其用于Bioprotacs的构建。
    • 采用纳米抗体(nanobody)和合成的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作为蛋白质结合域,测试了Bioprotacs对细胞质和膜蛋白的降解效果。
  2. Bioprotacs的功能验证

    • 在Jurkat T细胞中测试了Bioprotacs对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降解能力,发现基于RRRG序列的Bioprotacs能够显著降低GFP的荧光强度。
    • 通过突变结合域中的赖氨酸残基,进一步优化了Bioprotacs的降解活性。
    • 在不同哺乳动物细胞系(如HEK293T、3T3、K562等)中验证了Bioprotacs的广泛适用性。
  3. Bioprotacs对CAR的降解

    • 设计了针对CAR的Bioprotacs,并测试其在Jurkat T细胞和原代人类T细胞中的降解效果。
    • 通过将Bioprotacs与膜定位域融合,显著增强了其对CAR的降解能力,特别是在原代人类T细胞中,Bioprotacs几乎完全清除了CAR的表达。
    • 研究了Bioprotacs对CAR信号传导的影响,发现其能够抑制CAR-T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增殖。
  4. 遗传电路的构建与应用

    • 构建了一个遗传电路,利用合成受体(synthetic receptor)在识别特定抗原后激活Bioprotacs的表达,从而降解关键信号蛋白ZAP70。
    • 在多次肿瘤细胞挑战实验中,该电路显著降低了CAR-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标志物CD25的表达。

主要结果
1. Bioprotacs的设计与优化:
- RRRG降解序列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现出高效的蛋白质降解能力。
- 通过赖氨酸突变,进一步提高了Bioprotacs的降解活性,例如基于纳米抗体的Bioprotacs对GFP的降解效率提高了100倍。

  1. Bioprotacs对CAR的降解:

    • 膜定位的Bioprotacs能够高效清除CAR的表达,在原代人类T细胞中,CAR的表达减少了99%以上。
    • Bioprotacs显著抑制了CAR-T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增殖,表明其在调控CAR信号传导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2. 遗传电路的构建与应用:

    • 设计的遗传电路能够在抗原依赖的方式下调ZAP70的表达,从而削弱CAR-T细胞的信号传导。
    • 在多次肿瘤细胞挑战实验中,该电路显著降低了CAR-T细胞的增殖和激活标志物CD25的表达。

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Bioprotacs的蛋白质降解工具,能够精确调控CAR-T细胞的信号传导。Bioprotacs的模块化设计和广泛适用性使其成为细胞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构建遗传电路,研究团队展示了Bioprotacs在抗原依赖的信号调控中的潜力。这一研究为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并为未来的细胞工程和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RRRG降解序列的Bioprotacs,实现了高效且模块化的蛋白质降解。
2. 通过赖氨酸突变优化了Bioprotacs的活性,显著提高了其降解效率。
3. 首次将Bioprotacs与遗传电路结合,实现了抗原依赖的信号调控,为CAR-T细胞疗法提供了新的调控策略。
4. 在多种细胞类型中验证了Bioprotacs的广泛适用性,展示了其在细胞工程中的巨大潜力。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探讨了Bioprotacs的降解机制,发现其依赖于Cullin环连接酶(Cullin ring ligases),特别是Cul4A和Cul4B家族。此外,研究团队尝试通过合成受体实现Bioprotacs的翻译后激活,尽管当前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但这一策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这篇报告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方法、结果和意义,旨在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