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学术论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以下是报告的详细内容:
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文作者为陈朋,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文章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
论文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文章通过对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探讨了其在现代政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的实践路径。
主要观点与论据
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演进
文章将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演进分为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个阶段的党内集中教育都根据当时的历史任务和时空环境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包括延安整风运动和1947年至1949年的整党运动,旨在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作风问题。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1950年整风运动、1951年至1954年整党运动和1957年整风运动,重点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展了1983年至1987年的整党活动、“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旨在应对改革开放后党员干部思想滑坡和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包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旨在应对新时代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
党内集中教育的逻辑理路
文章指出,党内集中教育不仅是现代政党治理的重要方略,更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和强化组织认同的内在要求。
-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内集中教育通过坚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作风,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通过理论武装和思想淬炼,党内集中教育有效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改善了政党形象。
- 强化组织认同:党内集中教育通过强化党员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和意识形态认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新时代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的实践路径
文章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党内集中教育的三条实践路径:
-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作为党内集中教育的根本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全建强建硬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坚持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尝试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党内集中教育的效果。
论文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演进、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的深入分析,为新时代推进党内集中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文章不仅丰富了党内集中教育的理论研究,还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和强化组织认同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路径。本文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