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影视改编:对文学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再探讨

期刊: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DOI:10.2991/978-2-38476-277-4_63

关于影视改编:文学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再探讨

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文由 Chen Shuhui 撰写,作者所属机构为 Belarusian State University,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论文发表于 Z. Zhan 等编辑的 *Proceedings of the 2024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CHSSR 2024)*,隶属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第858卷。同时,文章的 DOI 为 https://doi.org/10.2991978-2-38476-277-4_63。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影视改编对于文学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再审视,提出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见解。


论文核心主题及其背景

随着大众媒介的繁荣,影视改编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渠道。文学作品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是历史遗产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同时对个体人格、伦理意识、情感和精神层面也有深远影响。然而,随着影视改编发展的多样化,其过程和结果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本研究重点讨论以下几方面:
1. 文学与影视作品在跨界互动中的重新诠释与再创新。
2. 影视改编如何继承文学经典的精髓,注入时代意义。
3. 面临的挑战,包括尊重原著精神、融合文学与艺术、以及公众审美与文化认同的问题。
4. 提出促进文学和影视发展良性互动的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目标在于探讨影视改编如何在保持文学作品文化内涵的同时,实现其现代性传播价值,并通过经典案例如《红楼梦》、《红高粱》和《三体》来支撑其观点的论述。


论文主要观点分析

影视改编的历史与现状

论文回顾了中国影视改编的历史发展脉络,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1. 探索阶段(1949年之前)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05年)即为将文学与戏曲改编成影视的尝试,开创中国影视改编的先河。 2. 自觉创作阶段(1949-1979年)
文学经典成为影视改编的重要素材,为这期间创作注入动力。 3. 积极创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
技术发展为影视改编提供了更多可能。 4. 突破沉寂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
影视行业快速发展,文学改编作品争相涌现,争议随之加剧。

尽管影视改编极大扩展了文学传播广度,但争议点集中于选题适配性和改编质量。例如,一些创作者未能忠实原著,只追求市场反响,容易造成作品内涵丧失。


影视改编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强调影视改编是文学传播与创新的重要形式: 1. 传承精髓
如《西游记》的多版本改编,从1987年的杨洁版忠实还原,到电影《大话西游》的诙谐演绎都阐释了“勇于直面命运”的人文核心。 2. 注入活力
如《人生之路》电视剧,无论是在人物刻画还是情节扩展上,都融入了当代社会热门议题,通过新增角色和剧情拓展,使作品更具社会意义。
3. 多元表达
现代改编形式超越传统聚焦点,增加了现代性、人性、教育性和创新性,把文学经典与时代发展深度结合。

影视改编通过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仅让经典名作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融合,推动了公众审美的提升。


影视改编对公众审美及文化认同的影响

通过《红高粱》的电影与电视剧改编对比,探讨了影视改编对公众审美和文化认同的影响: 1. 电影版运用红色元素(红高粱、红太阳、红轿子),细腻展现人性的自然与生命追求,在审美深度上扩展了公众的视野。 2. 电视剧版则结合时代价值,为角色赋予现代女性的智慧与力量,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同时为“红”元素注入新时代意义。

这种探讨表明,影视改编能够在延续文化内涵的同时,实时反映社会观念变化。


文学与影视艺术相结合的挑战

影视改编面临科技与创作的双重挑战: 1. 科技限制
以《三体》电视剧为例,其在视觉呈现上需克服技术困难,同时在叙事转换中也面临如何将原著语言转化为适应大众的视听艺术语言的考验。 2. 改编技巧
成功的影视改编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原作精髓,还需具备创造性思维,将文学与影视艺术实现跨界融合。

上述挑战要求改编者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艺术修养,并能在创新与技术融合中找到突破口。


对原著保护的必要性

针对近年来利用经典作品IP进行低质量改编的现象,作者呼吁通过立法严格保护原著版权,防止恶性竞争与同质化问题。例如,在《红楼梦》的产业化开发中,部分作品因追逐商业利益而牺牲了文化内涵,对原著形成一定损害。

影视行业应坚守创作责任,摒弃诸如短时间内快速制作、低品质产出等行为,重视对经典文学的尊重与内核传承,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论文的意义与价值

整篇论文通过深入探讨影视改编的理论与实践,揭示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性:
1. 学术价值
论文为影视改编在文学传播、文化传承及现代社会价值中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 2. 社会意义
影视改编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还能够通过视听形式促进公众对经典文学的深入理解。 3. 产业价值
论文提醒行业从业者须平衡商业利益与文化价值,实现影视艺术与文学精髓的良性互动。

通过严谨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本文为未来研究和实际制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为促进文学与影视艺术在新时代的共同发展描绘了明确的方向。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