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心理治疗干预措施:系统综述

期刊: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DOI:10.1016/j.euroneuro.2022.02.009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即一篇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文章。以下是对该文档的详细报告:

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文的主要作者包括Natalia Calvo、Sara García-González、Citlalli Perez-Galbarro、Christina Regales-Peco、Jorge Lugo-Marin、Josep-Antoni Ramos-Quiroga和Marc Ferrer。他们分别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Hospital Universitari Vall d’Hebron、Vall d’Hebron Institut de Recerca (VHIR)、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 (UAB)以及Grup TLP Barcelona等机构。该文章于2022年发表在期刊《Europea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上,卷号为58,页码范围为86-98。

主题与背景

本文的主题是针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的特定心理治疗干预措施(Specific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SPI)的系统综述。NSSI是一种在全球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行为,影响约17-18%的青少年人群,且在临床样本中这一比例更高。NSSI不仅与多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相关,还是自杀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尽管NSSI的临床重要性日益凸显,但针对青少年NSSI的特定心理治疗干预措施的研究仍然有限。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综述评估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NSSI的定义与背景

NSSI被定义为故意自我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且无自杀意图。这种行为在青少年中尤为普遍,且与多种精神障碍相关。尽管NSSI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被提议为一种独立的障碍(NSSID),但其诊断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NSSI的常见功能包括情绪调节、缓解负面情绪或解决人际困难。研究表明,NSSI的维持与自杀意念、情绪调节困难以及心理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2. 特定心理治疗干预措施(SPI)的有效性

本文系统综述了2010年至2020年间发表的关于青少年NSSI的特定心理治疗干预措施的研究。根据PRISMA指南,最终纳入了13项研究,涉及6种特定的心理治疗干预措施:发展性团体心理治疗(Developmental Group Psychotherapy, DGP)、治疗性评估(Therapeutic Assessment, TA)、减少自伤计划(Cutting Down Program, CDP)、青少年情绪调节个体治疗(Emotional Regulation Individual Therapy for Adolescents, ERITA)、自伤行为治疗(Treatment for Self-Injurious Behaviors, T-SIB)以及强化情境治疗(Intensive Contextual Treatment, ICT)。这些干预措施在减少NSSI行为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尤其是在CDP和T-SIB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中得到了验证。

3. 各干预措施的具体效果

  • DGP:一项临床研究表明,DGP在减少NSSI频率方面与常规治疗(TAU)无显著差异,但其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显示出潜力。
  • TA:一项RCT研究发现,TA在减少自伤行为频率方面与常规评估(AAU)无显著差异,但TA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AAU组。
  • CDP:多项研究表明,CDP在减少NSSI频率、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尤其是在有不良童年经历(ACE)的青少年中效果更为显著。
  • ERITA:两项开放试验表明,ERITA在减少NSSI频率和改善情绪调节困难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但其有效性仍需通过RCT进一步验证。
  • T-SIB:多项RCT研究表明,T-SIB在减少NSSI行为和改善抑郁症状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尤其是在有频繁NSSI行为的青少年中效果更为显著。
  • ICT:一项开放试验表明,ICT在减少自伤行为和改善家庭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但其有效性仍需通过RCT进一步验证。

4. 干预措施的共性与局限性

所有被评估的干预措施均为个体化、短期的心理治疗,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辩证行为疗法(DBT)和心理教育等策略。尽管这些干预措施在减少NSSI行为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有效性,但大多数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且缺乏高质量的RCT支持。因此,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来验证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

意义与价值

本文是首次针对青少年NSSI的特定心理治疗干预措施进行的系统综述,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通过系统评估现有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本文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此外,本文还强调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探索干预措施的作用机制以及开发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对于推动青少年NSSI的心理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总结

本文通过系统综述评估了针对青少年NSSI的特定心理治疗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发现CDP和T-SIB在减少NSSI行为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尽管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本文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向。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这些干预措施有望为青少年NSSI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