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2RSS-1U紧凑型无奇异点人形机器人手腕机构的设计、分析与构建

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11th RS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Mechatronics (ICRoM 2023)

本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研究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由Sajedeh Taheri、Aghil Yousefi-Koma和Faezeh Yazdani共同完成,他们均来自伊朗德黑兰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高级系统与技术中心(Center of Advanc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CAST)。该研究发表在2023年12月19日至21日于伊朗德黑兰举行的第11届RSI国际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会议(ICRoM 2023)的会议论文集中。

学术背景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机器人学,特别是人形机器人手腕机构的设计与分析。随着人形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手腕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手腕机构需要具备轻量化、紧凑性、高刚度以及无奇异点(singularity-free)等特性,以确保机器人能够高效地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一种基于生物手腕结构的2RSS-1U并联机构,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并通过优化设计变量来实现无奇异点的工作空间。

研究流程
1. 机械设计
本研究首先提出了2RSS-1U并联机构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受到生物手腕结构的启发。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优化问题定义了机构的设计变量,以确保在工作空间内奇异点最少。机构的机械设计包括结构和驱动部分,采用了铝和钢材料,以实现轻量化和低成本。伺服电机通过万向节(universal joint)和球关节(spherical joints)驱动机构的运动。
优化设计变量时,研究人员使用了全局条件数(Global Condition Number, GCN)作为性能指标,通过最小化GCN来优化机构的运动性能。最终确定了各连杆的长度(a1=15 mm, a2=15 mm, b1=61.8 mm, b2=78.6 mm),使得机构在整个工作空间内的条件数接近1,从而减少了奇异点的出现。

  1. 运动学分析
    研究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包括逆运动学(Inverse Kinematics, IK)和正运动学(Forward Kinematics, FK)。逆运动学用于计算给定末端执行器(end-effector)位姿下的关节变量,而正运动学则用于从关节变量推导末端执行器的位姿。通过几何分析和向量环闭合方程,研究人员推导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采用差分方法解决了正运动学问题。
    在运动学分析中,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基于MATLAB和Simulink的仿真工具,用于验证机构的运动性能。通过反馈循环(feedback loop)技术,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地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姿。

  2. 工作空间分析
    为了评估机构的性能,研究进行了工作空间分析。通过MATLAB编程,研究人员模拟了机构在关节空间内的所有可能运动,并绘制了末端执行器在工具空间(tool space)内的可达边界。结果表明,机构在屈伸(Flexion/Extension, F/E)和桡尺偏转(Radial/Ulnar Deviation, R/U)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分别为±35°和±30°,且在x、y、z方向上的位移范围分别为±50 mm、±55 mm和-100 mm至-80 mm。

  3. 奇异点分析
    研究还对机构进行了奇异点分析,以确保机构在工作空间内无奇异点。通过计算雅可比矩阵(Jacobian matrix)的行列式,研究人员验证了机构在9261个网格点内的运动性能。结果表明,机构在整个工作空间内均未出现奇异点,从而保证了其高刚度和运动稳定性。

  4. 实验验证
    最后,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构的设计和性能。研究人员制造了机构的所有部件,并将其安装在SureNav机器人手臂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机构能够准确地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各种位姿,且其运动性能与仿真结果一致。

主要结果
1. 机械设计优化:通过优化设计变量,研究人员实现了机构的高性能设计,确保了其在工作空间内无奇异点。
2. 运动学分析:推导了机构的逆运动学和正运动学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运动性能。
3. 工作空间分析:确定了机构在屈伸和桡尺偏转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并绘制了末端执行器的可达边界。
4. 奇异点分析:验证了机构在整个工作空间内无奇异点,确保了其高刚度和运动稳定性。
5.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构的设计和性能,表明其能够准确地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各种位姿。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2RSS-1U并联机构的人形机器人手腕设计,该设计具有轻量化、紧凑性、高刚度以及无奇异点等优点。通过优化设计变量和运动学分析,研究人员确保了机构的高性能运动。实验验证表明,该机构能够准确地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各种位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为人形机器人手腕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研究亮点
1. 新颖的机构设计:本研究提出的2RSS-1U并联机构基于生物手腕结构,具有轻量化和紧凑性等优点。
2. 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全局条件数优化设计变量,确保了机构在工作空间内无奇异点。
3. 全面的运动学分析:推导了机构的逆运动学和正运动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运动性能。
4. 无奇异点设计:通过奇异点分析,验证了机构在整个工作空间内无奇异点,确保了其高刚度和运动稳定性。
5.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构的设计和性能,表明其能够准确地实现末端执行器的各种位姿。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详细介绍了机构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部件组装等。这些内容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