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政治话语中控诉类别的特点

期刊:жанры речиDOI:10.18500/2311-0740-2018-2-18-104-111

本文档属于类型b,即一篇学术论文,但不是单一原创研究的报告。以下是针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作者与机构
本文由两位作者共同撰写:Е. В. Лаврентьева(新西伯利亚国立交通大学)和Т. И. Стексова(新西伯利亚国立师范大学)。文章发表于期刊《Жанры речи》2018年第2期(第18卷),页码范围104-111页。

主题与背景
本文的主题是探讨政治话语中“指控”这一言语体裁(речевой жанр)的特点。作者基于巴赫金(М. М. Бахтин)的言语体裁理论,分析了“指控”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与变化,特别是从日常对话到政治话语的转变。文章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当“指控”这一体裁从日常语境转移到政治语境时,其语义和功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体裁内部的调整,还是意味着体裁本身的转变?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言语体裁的定义与背景
作者首先引用了巴赫金的观点,指出言语体裁是“相对稳定的主题、结构和风格类型的陈述”。每一种交际领域都有其特定的体裁库,而风格是体裁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指出,现代语言学家仍在讨论如何界定体裁的边界及其变体,这一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1. 日常话语中的“指控”体裁
    在日常话语中,“指控”通常涉及三个参与者:指控者、受害者和被指控者。其核心语义模型包括指控主体、指控对象、受害者和指控依据。日常“指控”是一种多意图性体裁,其交际目标包括负面评价和对被指控者情感状态的影响。作者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如《狗心》)展示了日常“指控”的结构和功能。

  2. 政治话语中的“指控”体裁
    在政治话语中,“指控”的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政治“指控”通常通过媒体间接表达,其指控主体和对象往往不具体,而是指向某个社会群体(如“俄罗斯黑客”)。政治“指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负面评价来贬低对手,而不是直接影响被指控者的行为。作者通过分析政治家的公开言论(如Жириновский的演讲)和媒体报道,展示了政治“指控”的特点。

  3. “指控”体裁的变体与不变性
    作者认为,尽管“指控”在政治话语中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其核心功能——通过负面评价表达责任归属——仍然保持不变。这种变化属于体裁内部的调整,而非新体裁的诞生。文章通过分析“辩解”这一反应性体裁的两种形式(否认指控和承认指控但减轻责任),进一步证明了“指控”体裁的稳定性。

  4. 体裁变体的理论意义
    作者引用了Салимовский和Яруллин的观点,指出体裁变体的共同目标设定是决定体裁不变性的关键因素。变体的产生与交际领域、作者和受众的形象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比日常和政治话语中的“指控”,展示了体裁变体的具体表现。

意义与价值
本文的价值在于深入分析了“指控”这一言语体裁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变化,特别是从日常话语到政治话语的转变。文章不仅丰富了巴赫金的言语体裁理论,还为政治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揭示“指控”体裁的变体与不变性,作者为理解政治话语中的语言策略和权力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文章还强调了体裁变体研究在语言学和话语分析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亮点
1. 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如文学作品和政治演讲)生动展示了“指控”体裁在不同语境中的功能变化。
2. 作者结合巴赫金的言语体裁理论和现代语言学观点,提出了关于体裁变体的新见解。
3. 文章不仅关注体裁的功能变化,还通过分析“辩解”这一反应性体裁,进一步验证了“指控”体裁的稳定性。
4. 研究为政治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为理解言语体裁的变体与不变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是语言学和话语分析领域的一篇重要文献。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