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Shengnan Yu,隶属于Heihe University撰写,发表于”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s, Design and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CADCE 2016)“中,主要讨论了现象级IP剧的传播价值。以下将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
文章聚焦于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兴起的”IP剧”现象。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剧是基于网络文学、原创文学或游戏等IP开发的影视剧,具有庞大的粉丝基础。作者指出,2015年是现象级IP剧如《花千骨》《琅琊榜》《甄嬛传》等迅速崛起的一年,这些作品不仅收获了市场赞誉,还取得了高收视率。然而,大量IP剧的涌入也使行业面临内容同质化、高成本低质量改编等问题。因此,对现象级IP剧传播价值的研究,意在为国内外市场创作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打造IP品牌、建立完整产业链和健康传播生态提供参考。
作者指出,随着近年来电视剧市场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出色的原创性作品寥寥无几。而现象级IP剧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采用了精准定位和顺应潮流的制作理念。通过对2015年现象级IP剧的调查分析,作者列出了几个成功要点:
内容选材的重要性
如《琅琊榜》《芈月传》和《何以笙箫默》均为从新颖构思到人物刻画,情节设定再到艺术风格,经过观众检验的高质量作品。
低改编程度与严谨制作
成功的IP剧需要在改编过程中低程度偏离原作,同时有强大的制作团队支持,从剧本、摄影、灯光到音乐、服装和化妆都体现出高要求。例如,《寂寞空庭春欲晚》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参考了大量史料以及古代礼节,为其成为现象级IP剧奠定了基础。
IP剧的内容源于网络文化产品(如网络小说与游戏),类型丰富,题材涵盖奇幻、宫斗、科幻等。作者强调,现象级IP剧不仅提供娱乐与审美,同时传播了人类精神本质和社会价值观。例如:
价值传播
《芈月传》不仅展示了芈月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的生命历程,也探讨了家国情怀与政治谋略。《琅琊榜》则揭示了人性、计谋及权力的复杂关系。
创新精神
现象级IP剧尊重观众,通过忠于原著的改编尽力满足粉丝的期待。例如,《何以笙箫默》在改编过程中高度还原了主要人物形象,画面风格富有艺术性。
IP剧的传播离不开网络,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整合传播手段突破了传统影视剧单一获利模式。作者通过实例阐述了现象级IP剧如何展开整合传播:
互动整合传播
《花千骨》在电视播出期间推出同名手游,接着开发网络剧、舞台剧和电影等延伸产品,形成全方位的传播闭环。《新蜀山剑侠传》通过”电视+超级IP剧+游戏”联动,增强观众粘性。
生态化运营
《芈月传》与Letv合作,通过”Letv生态系统”实现多屏互动和深度营销。
IP剧通过针对性营销,实现了吸引各年龄层和高端观众群体的目标:
核心受众群体
原著作品的粉丝群体是IP剧的主要目标观众,同时IP剧通过网络传播聚集了大量忠实受众。
扩大受众覆盖范围
如《琅琊榜》不仅吸引了年轻观众,还通过剧中融入的家国情怀、中年角色的塑造,成功吸引了中年观众及高端群体。
作者分析了IP剧对影视市场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挑战,指出成功IP剧具备以下特质:
高质量内容
如《琅琊榜》《芈月传》等作品源于知名网络小说,在传播中积累了口碑和粉丝,成为高质量IP剧的典范。
全产业链开发
《花千骨》从网络小说到漫画、电视剧、手游等全方位开发,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模式。
真诚作品
成功IP剧因其故事性、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吸引观众,从而形成社会反响,比如《琅琊榜》和《芈月传》凭借精良制作成为文化现象。
同时,作者指出行业面临的挑战,如内容同质化、改编质量低等问题,呼吁未来通过真诚作品建设健康的IP生态。
文章总结道,IP剧通过话题广泛的选材、多样的内容形式(如小说、游戏、动漫等)及创新传播方式,已成为现代影视行业的重要纽带。对现象级IP剧传播价值的分析为创作高质量IP作品、打造IP品牌、构建健康传播生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不仅如此,IP剧也推动了影视产业链的革新与融合,为现代影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