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管理:综述

期刊:JAMADOI:10.1001/jama.2025.4288

本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 SAB)管理的综述文章,由Steven Y. C. Tong、Vance G. Fowler Jr.、Lesley Skalla和Thomas L. Holland共同撰写,发表于2025年4月7日的《JAMA》期刊。以下是对该综述的详细报告:

作者及机构

本文的主要作者包括Steven Y. C. Tong(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维多利亚传染病服务中心及墨尔本大学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Vance G. Fowler Jr.(美国杜克大学传染病学部及杜克临床研究所)、Lesley Skalla(杜克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与档案馆)和Thomas L. Holland(杜克大学传染病学部及杜克临床研究所)。

主题与背景

本文的主题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管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菌血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年死亡人数估计为30万,病死率在15%至30%之间。超过三分之一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病例会导致转移性感染,如心内膜炎(约12%)、化脓性关节炎(7%)、椎体骨髓炎(约4%)等。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基于2024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新型抗生素头孢比普利(ceftobiprole)的应用。

主要观点及论据

1.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发病率在高收入国家为每10万人年9.3至65例。危险因素包括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性心脏或其他假体设备、注射毒品、血液透析(特别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血管通路)、近期手术、男性、极年轻或老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糖尿病、皮质类固醇使用、HIV感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鼻腔定植。研究表明,54.2%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患者植入了假体材料,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心脏设备。

2. 病理生理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存在于人类鼻腔、皮肤、咽喉和胃肠道的共生菌,约30%的人群携带该菌。当它突破皮肤或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后,可以附着在宿主组织(如心脏瓣膜)或植入设备(如血管内导管、心脏设备、人工关节)表面。通过微生物表面成分识别粘附基质分子(MSCRAMMs),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与多种人类蛋白质结合,形成生物膜,保护细菌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

3. 临床表现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仅表现为发热,也可能出现转移性感染的症状,如背部、关节、腹部或四肢疼痛,或精神状态改变。约73%的患者表现为发热,42%有寒战,18%有精神状态改变。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骨关节(14.4%)、血管内结构(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17.8%)和肺部感染(5.9%)。

4. 诊断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诊断依赖于血培养。快速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在几小时内确定菌种并检测抗菌药物耐药性基因,如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评估心内膜炎的重要工具,TEE的敏感性高于TTE。Virsta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估患者进行TEE的必要性。

5. 治疗

初始治疗通常包括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vancomycin)或达托霉素(daptomycin)。一旦获得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应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应使用头孢唑林(cefazolin)或抗葡萄球菌青霉素,MRSA则应使用万古霉素、达托霉素或头孢比普利。研究表明,达托霉素与标准治疗相比具有非劣效性,头孢比普利与达托霉素相比也具有非劣效性。

6. 感染源控制

感染源控制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关键组成部分,可能包括移除感染的血管内或植入设备、引流脓肿和手术清创。早期控制感染源可以改善预后,缩短菌血症清除时间并降低死亡率。

7. 预后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死亡率在7天为10%,2周为13%,1个月为18%,3个月为27%,1年为30%。5年死亡率在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医院的患者中为61%。关键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症(如心力衰竭、酒精使用障碍、恶性肿瘤、免疫抑制和/或血液透析依赖)以及疾病严重程度。

意义与价值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基于2024年FDA批准的头孢比普利的应用。本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基于证据的治疗选择,强调了感染源控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改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亮点

本文的亮点包括:
1. 详细总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学。
2. 介绍了最新的诊断技术,如快速分子诊断和Virsta评分系统。
3. 提供了基于证据的治疗建议,特别是新型抗生素头孢比普利的应用。
4. 强调了感染源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的临床管理策略。
5. 讨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预后及其预测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的管理提供了全面的综述,具有重要的学术和临床应用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