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乡村振兴背景下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及保护开发路径研究

期刊:china ancient cityDOI:10.19924/j.cnki.1674-4144.2024.001.006

本文档属于类型a,是一篇关于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及保护开发路径的原创研究论文。以下是详细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发表信息

本文的主要作者为王磊、解华顶和赵敏,分别来自中国水利博物馆(水利部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淮北市博物馆和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该研究于2024年发表在《China Ancient City》期刊的第38卷第1期。

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交叉领域,旨在通过对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分类及价值评价进行研究,探索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保护与开发路径。浙江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水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反映了历史时期人类对水的利用与认知,还在当代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研究的背景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水文化遗产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水文化遗产的分类与价值评价研究,以及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困境。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分类和价值评价,建立完善的保护与开发体系,推动乡村水文化遗产在文旅发展、品牌IP打造等方面的应用,助力浙江乡村振兴。

研究流程

  1. 数据收集与初步整理
    研究首先对浙江乡村地区的水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梳理,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水文化遗产。数据来源为浙江省文物和文化部门公布的遗产名录,涵盖了水利工程、碑刻、古籍、民俗、技艺等多种类型。研究团队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了854处物质类水文化遗产的详细信息。

  2. 科学分类与价值评价
    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遗产分类方法,研究将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分为水利遗产和涉水类遗产两大类。水利遗产包括水利工程、碑刻、古籍等物质类遗产,以及民俗、技艺等非物质类遗产;涉水类遗产则包括水文化石刻、生活水器、建筑构件等。研究还从历史、社会、科学、经济和艺术五个维度对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将其分为重大价值、重要价值和一般价值三个级别。

  3. 时空分布分析
    研究分析了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上,遗产呈现出“北多南少,中东部平原多,西南山地少”的特点,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金衢盆地是遗产分布的主要区域。时间分布上,清代遗产数量最多,占总数的一半,其他朝代相对较少。研究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展示了不同地区和时期的遗产分布情况。

  4. 保护与开发路径探索
    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策略。针对当前保护资金不足、传承人断层等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 促进文旅融合:将水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水文化旅游线路,提升景区吸引力。
    • 打造品牌IP:利用地方特色水文化遗产,如丽水的“古堰画乡”和温州的廊桥文化,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IP。
    • 诗路文化带建设:结合浙江省“四条诗路”规划,挖掘诗路沿线村落的水文化遗产价值,培育运河文化、山水文化等“明珠”项目。
    •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

主要结果

  1. 分类与价值评价结果
    研究将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分为水利遗产和涉水类遗产两大类,并建立了详细的价值评价体系。其中,重大价值遗产包括具有全国或国际影响力的遗产,如它山堰、白沙溪三十六堰等;重要价值遗产包括在浙江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遗产,如绍兴大禹祭典、舟山渔民号子等;一般价值遗产则主要为地方性遗产。

  2. 时空分布特征

    • 空间分布: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金衢盆地是遗产分布的主要区域,其中杭嘉湖平原的遗产数量最多,占物质类遗产总量的90%。
    • 时间分布:清代遗产数量最多,达420处,明代和宋代次之,分别有153处和108处。其他朝代的遗产数量较少,如新石器时代仅6处。
  3. 保护与开发建议
    研究提出了多项保护与开发策略,包括文旅融合、品牌IP打造、诗路文化带建设等。例如,泰顺县通过申报廊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乐清市通过申报水利工程遗产,为多个乡村带来了发展机遇。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分类及价值评价,揭示了其地域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提出的保护与开发策略,如文旅融合、品牌IP打造等,为浙江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研究还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如利用GIS、VR等技术建立水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提高遗产管理水平。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分类与价值评价体系:研究结合水利和水文化两个维度,建立了科学全面的遗产分类与价值评价体系。
  2. 详尽的时空分布分析: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直观展示了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
  3. 实践性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提出的文旅融合、品牌IP打造等策略,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4. 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为未来遗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他有价值内容

研究还提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遗产,如温州的大龙湫摩崖石刻、舟山的天后宫和海神祭祀文化等,这些遗产为浙江乡村水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增添了丰富的内容。此外,研究还指出,乡村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应与当地生态环境优化相结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