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针灸与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践指南

期刊: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关于针灸和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践指南的科学论文。

作者及机构
本文的主要作者包括Shi-Hao Du、Jing Liu、Sheng Chen、Shan-Ze Wang、Guan-Qun Wang、Shuo Du、Xiao-Long Xie、Bi-Hui Peng、Wei Guo、Chao Yang和Ji-Ping Zhao。他们分别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等机构。本文于2024年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期刊上。

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针灸和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践指南,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的标准工作委员会于2023年10月9日修订并发布。这是首个由国际学术组织批准的针灸和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PG),旨在为全球针灸从业者提供基于证据的建议和实用的治疗方案。

主要观点及论据
1. 指南的制定背景与方法
随着针灸和艾灸高质量临床证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指南开始提及这些疗法。然而,许多指南并未详细说明针灸和艾灸的应用条件、操作方法和具体方案。因此,WFAS启动了国际标准项目WFASRP202001-SC05,旨在为过敏性鼻炎患者提供基于当前临床证据的针灸治疗建议。该指南采用了推荐、评估、发展和评价(GRADE)方法,并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指南开发组(GDG)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和专业领域,他们在临床问题、建议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 推荐的核心内容
    该指南共提出了15个临床问题的15条建议,其中包括1条基于高质量证据的强烈推荐、3条基于极低质量证据的条件性推荐(干预或对照)和11条基于极低质量证据的条件性推荐(干预)。这些建议通过改良的德尔菲法和GRADE网格规则制定,基于最新的临床证据系统评价。推荐的核心是直接回答临床问题,为针灸从业者提供明确的治疗指导。

  2.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推荐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指南推荐使用毫针针灸(Filiform Needle Acupuncture)而非不治疗或假针灸。这一推荐基于15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高质量证据。毫针针灸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但孕妇应谨慎使用。指南还详细列出了毫针针灸的治疗方案,包括穴位选择、针刺方法、治疗频率和疗程等。例如,主要穴位包括迎香(LI20)、印堂(GV24+)、风池(GB20)、合谷(LI4)等,并根据伴随症状和证型选择相应的配穴。

  3. 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推荐
    指南还推荐使用艾灸(Moxibustion Therapy)治疗过敏性鼻炎,而非不治疗。这一推荐基于1项RCT的极低质量证据。艾灸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但对艾草过敏或无法耐受艾烟的患者禁用。指南详细列出了艾灸的治疗方案,包括穴位选择、操作方法、治疗频率和疗程等。例如,主要穴位包括大椎(GV14)、肺俞(BL13)、印堂(GV24+)等,并根据证型选择相应的配穴。

  4. 针灸与药物联合治疗的推荐
    对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指南推荐使用药物联合毫针针灸或艾灸治疗,而非单独使用药物。这一推荐基于3项RCT的极低质量证据。联合治疗适用于对药物效果不佳或能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指南还详细列出了联合治疗的方案,包括穴位选择、针刺方法、治疗频率和疗程等。

  5. 长期与高频治疗的推荐
    指南还建议,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较长的疗程(>4周)和较高的治疗频率(≥3次/周)可能比短疗程和低频治疗更有益。这一推荐基于1项RCT的极低质量证据。长期和高频治疗适用于慢性或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对长期效果关注的患者。

意义与价值
本文是首个基于证据的针灸和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全球临床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学术和临床应用价值。它不仅为针灸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治疗建议和方案,还推动了针灸和艾灸在国际上的推广和标准化。尽管指南在制定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未涉及电针、拔罐等其他针灸疗法,但未来随着临床证据的积累和用户需求的更新,该指南将不断修订和完善,进一步促进针灸和艾灸的发展与应用。

亮点
本文的亮点在于其首次由国际学术组织发布,采用了GRADE方法和WHO指南制定原则,确保了推荐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此外,指南详细列出了针灸和艾灸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导。尽管部分推荐基于极低质量证据,但指南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如开展高质量RCT、评估针灸和艾灸的经济学效益等。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