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IL-17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朋友还是敌人?

期刊:ThoraxDOI:10.1136/thoraxjnl-2012-202404

本文由Hui-Leng Tan和Mark Rosenthal撰写,分别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国家心肺研究所的白细胞生物学部门和伦敦皇家布朗普顿医院的儿科呼吸医学科。文章于2013年4月19日在线发表在《Thorax》期刊上,主题为“IL-17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是友还是敌?”。本文是一篇综述文章,旨在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多种慢性炎症性肺病中的复杂角色。

IL-17的免疫学背景

IL-17是一种关键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属于Th17细胞通路的一部分。Th17细胞的发现打破了传统的Th1/Th2二分法,Th1细胞主要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Th2细胞则与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Th17细胞具有独特的细胞因子谱(包括IL-17、IL-21和IL-22)、转录因子(如视黄酸孤儿受体γt)和分化因子(如IL-6、IL-21、IL-23、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Th17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清除那些Th1和Th2细胞无法有效应对的病原体。例如,在小鼠中,IL-17在清除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Th17细胞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导致炎症性病理反应。

IL-17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

IL-17在多种肺部疾病中扮演了复杂且多面的角色。它能够作用于造血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参与粒细胞生成,并诱导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如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8。此外,IL-17还是中性粒细胞招募和激活的关键细胞因子,并可能通过诱导纤维化细胞因子(如IL-6和IL-1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参与气道重塑。

IL-17在哮喘中的作用

尽管哮喘主要被认为是一种Th2细胞介导的疾病,但IL-17也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哮喘患者支气管活检中IL-17+细胞的数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动物模型中,IL-17能够增强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和增殖,并增加气道上皮对过敏原的通透性。然而,IL-17的作用因细胞来源和上下文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IL-17+ γδ T细胞在小鼠模型中能够介导过敏性气道炎症的缓解,而Th17细胞则没有这种效果。

IL-17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

肺移植后发生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的患者,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7和Th17分化细胞因子(如IL-1β、IL-6和IL-23)的水平显著升高。在小鼠模型中,IL-17的中和能够预防OB的发生,表明IL-17在OB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IL-17在结节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作用

在结节病患者中,Th17细胞定位于肺肉芽肿内及其周围,且BALF中Th17细胞的数量与肺泡炎的程度相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IL-17在支气管黏膜下层表达上调,且IL-17+中性粒细胞在诱导痰中也被发现。

IL-17在囊性纤维化中的作用

在囊性纤维化(CF)患者中,IL-17和IL-23在呼吸道急性加重期的痰液中水平升高,并在抗生素治疗后下降。CF患儿的支气管活检中,Th17淋巴细胞在疾病早期即出现在黏膜下层,可能参与了最早的炎症反应。此外,IL-17+中性粒细胞和γδ T细胞也被发现,且BALF中IL-17水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IL-23可能是减少CF患者气道炎症的潜在治疗靶点。

结论与展望

本文总结了IL-17在多种慢性炎症性肺病中的作用,提出了IL-17在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中的双重角色模型。在急性感染中,IL-17能够清除病原体并促进感染的缓解,但在慢性炎症中,持续的炎症通路激活可能导致IL-17的过度产生,进而引发炎症介导的损伤。此外,IL-17还可能通过诱导纤维化细胞因子和MMP-9的表达,参与气道重塑。尽管针对IL-17/Th17通路的新疗法显示出潜在的治疗前景,但由于免疫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研究者们应对这些新疗法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本文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IL-17在多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为理解IL-17在免疫调节中的复杂角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提出了IL-17在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中的双重作用模型,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尽管IL-17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但本文的综述为开发针对IL-17/Th17通路的新疗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