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柔性印刷电路板中使用的退火铜膜的实验表征:弹塑性和低周疲劳行为的识别

期刊: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DOI:10.1016/j.microrel.2020.113976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的作者包括Gautier Girard、Marion Martiny和Sébastien Mercier,他们来自法国洛林大学(Université de Lorraine)与CNR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Arts et Métiers ParisTech(巴黎高科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院)合作的“材料微观结构与力学研究实验室”(Laboratoire d’Etude des Microstructures et de Mécanique des Matériaux)。该研究于2020年11月1日发表在期刊《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上,论文标题为《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rolled annealed copper film used i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dentification of the elastic-plastic and low-cycle fatigue behaviors》。

学术背景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为微电子可靠性(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特别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FPCBs)中铜薄膜的力学行为。柔性印刷电路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国防等领域,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性能。铜作为电路板中传输电信号的关键材料,其力学性能(如弹塑性行为和低周疲劳行为)对电路板的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铜的屈服应力较低,容易发生塑性变形,特别是在循环载荷下,铜的疲劳行为可能导致电路板失效。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和建模,系统研究柔性印刷电路板中退火轧制铜薄膜的弹塑性行为和低周疲劳行为,为后续的数值模拟提供可靠的材料参数。

研究流程
本研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材料选择与样品制备
研究选择了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常用的退火轧制铜薄膜(rolled annealed copper),并将其层压在聚酰亚胺(polyimide)基板上。铜薄膜厚度为17.5微米,基板厚度为75微米。通过蚀刻技术制备了包含铜薄膜和基板的复合样品,以及仅包含基板的对照样品。

  1. 弹性-塑性行为实验
    采用Instron E3000拉伸试验机对复合样品进行循环拉伸实验,载荷范围在10 N至130 N之间,共进行100次循环。通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DIC)测量样品表面的应变。实验结果显示,铜薄膜在循环载荷下表现出显著的运动硬化(kinematic hardening),并通过Lemaître-Chaboche模型对其进行了建模。

  2. 低周疲劳行为实验
    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疲劳测试样品,包含12条铜路径,通过监测电阻变化来检测铜路径的失效。实验采用正弦波载荷,频率为1 Hz,最大载荷为260 N。通过实时测量电阻和应变,记录了每条铜路径的失效周期数。实验数据用于拟合Coffin-Manson模型,以描述铜薄膜的低周疲劳行为。

  3. 数值模拟与验证
    基于实验数据,建立了柔性印刷电路板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其在循环弯曲载荷下的力学响应。通过对比实验和模拟结果,验证了材料模型的准确性。

主要结果
1. 弹性-塑性行为
实验表明,铜薄膜在循环载荷下表现出显著的运动硬化,且其应力-应变响应在100次循环后仍未完全稳定。Lemaître-Chaboche模型成功捕捉了铜薄膜的弹塑性行为,其参数通过优化算法确定。

  1. 低周疲劳行为
    疲劳实验表明,铜薄膜的疲劳寿命与应变幅值密切相关。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疲劳寿命显著降低。Coffin-Manson模型成功描述了铜薄膜的低周疲劳行为,其参数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

  2. 数值模拟结果
    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柔性印刷电路板在循环弯曲载荷下的应力-应变响应与实验结果一致。模拟预测的疲劳寿命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材料模型的可靠性。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实验和建模,系统研究了柔性印刷电路板中退火轧制铜薄膜的弹塑性行为和低周疲劳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铜薄膜在循环载荷下表现出显著的运动硬化,且其疲劳寿命与应变幅值密切相关。通过Lemaître-Chaboche模型和Coffin-Manson模型,成功描述了铜薄膜的力学行为,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参数。本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揭示了铜薄膜在循环载荷下的力学响应机制,其应用价值在于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
铜薄膜在循环载荷下表现出显著的运动硬化,且其疲劳寿命与应变幅值密切相关。

  1. 方法创新
    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疲劳测试样品,通过监测电阻变化来检测铜路径的失效,显著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2.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研究聚焦于柔性印刷电路板中常用的退火轧制铜薄膜,其力学行为对电路板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探讨了基板对铜薄膜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材料模型的准确性。此外,研究结果为柔性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是对该研究的详细报告,涵盖了研究的背景、流程、结果、结论及其科学和应用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