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高血压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期刊:hypertension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4.22876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单一原创研究的学术论文。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详细报告:


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Devin Haney、Yuan Ma、Djhenne Dalmacy、Nicholas M. Pajewski、Ihab Hajjar、James A. De Lemos、Wenxin Zhang、Elsayed Z. Soliman、Christie M. Ballantyne、Vijay Nambi、Naveed Sattar、Anthony A. Killeen、Joachim H. Ix、Michael G. Shlipak、Jarett D. Berry和Simon B. Ascher。研究团队来自多个机构,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韦克福斯特大学医学院等。该研究于2024年9月发表在《Hypertension》期刊上,DOI为10.1161/hypertensionaha.124.22876。

学术背景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与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症(dementia)密切相关。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强化血压控制可以降低认知障碍的风险,但不同人群的认知获益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生物标志物——高灵敏度心肌肌钙蛋白T(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是否能够识别出从强化血压控制中获益更大的高血压患者群体。研究假设认为,基线hs-cTnT和NT-proBNP水平较高的患者认知障碍风险更高,且可能从强化血压控制中获得更大的绝对认知获益。

研究流程
本研究是基于SPRINT(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试验的辅助研究。SPRINT试验是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比较强化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120 mmHg)与标准血压控制(目标收缩压<140 mmHg)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和认知结局的影响。研究共纳入了9361名年龄≥50岁、具有较高CVD风险的高血压患者,排除了患有糖尿病、中风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个体。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基线hs-cTnT和NT-proBNP水平将参与者分为三组:1)两种标志物均处于最低两个三分位组(n=4226);2)一种标志物处于最高三分位组(n=2379);3)两种标志物均处于最高三分位组(n=1506)。主要研究终点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或可能痴呆(probable dementia, PD)的复合结局。次要终点为MCI和PD分别作为独立结局。

研究通过多变量Fine-Gray回归模型分析心脏生物标志物与认知结局的关联,并评估强化血压控制对不同标志物组别认知结局的影响。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使用了SAS软件和R语言。

主要结果
在中位随访5.1年的时间内,8111名参与者中有830人(10.2%)发展为MCI或PD。研究发现,心脏生物标志物水平最高的组别(两种标志物均处于最高三分位组)的MCI或PD风险显著高于最低组别(风险比[HR]=1.34,95%置信区间[CI]:1.00–1.56)。强化血压控制对认知结局的相对风险降低在最低标志物组别中更为显著(HR=0.64,95% CI:0.50–0.81),而在中间组别(HR=1.01,95% CI:0.80–1.28)和最高组别(HR=0.90,95% CI:0.72–1.13)中效果较弱(交互作用p值=0.02)。然而,绝对风险降低在各组别中相似,最低组别为-2.9%(95% CI:-4.4%至-1.3%),最高组别为-1.9%(95% CI:-6.2%至2.4%)。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SPRINT试验中,基线hs-cTnT和NT-proBNP水平较高的高血压患者认知障碍风险更高。尽管强化血压控制对低标志物水平患者的相对风险降低更为显著,但绝对风险降低在各组别中相似。这一发现提示,心脏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于识别出从强化血压控制中获益更大的患者群体,并为未来的痴呆预防试验提供参考。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心脏生物标志物hs-cTnT和NT-proBNP与认知障碍风险显著相关,且能够预测强化血压控制的认知获益。
2. 方法创新:本研究首次在大型临床试验中评估了心脏生物标志物对强化血压控制认知结局的修饰作用。
3. 临床意义:研究结果支持在高血压患者中广泛使用心脏生物标志物进行风险分层,并为制定个性化血压控制策略提供了依据。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探讨了强化血压控制对无CVD病史患者的认知获益更为显著的现象,进一步支持了在血管疾病早期进行血压干预的重要性。此外,研究结果强调了在高血压管理中平衡CVD风险和认知获益的必要性,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篇报告详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方法、结果和意义,旨在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全面的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