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均匀圆形麦克风阵列的频率不变波束图设计

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DOI:10.1109/TASLP.2017.2689681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详细介绍:

1. 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发表期刊及时间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为Gongping Huang、Jacob Benesty和Jingdong Chen。Gongping Huang来自中国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的智能声学与沉浸通信中心,同时也是加拿大魁北克大学(University of Quebec)国家科学研究院(INRS-EMT)的访问博士生。Jacob Benesty和Jingdong Chen分别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国家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西北工业大学。该研究发表于2017年5月的《IEEE/ACM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期刊第25卷第5期。

2. 研究背景

该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为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特别是均匀圆形麦克风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s, UCAs)的设计与应用。麦克风阵列波束成形技术广泛应用于语音通信和人机交互中,旨在从噪声环境中恢复目标信号。然而,传统的波束成形技术(如延迟求和波束成形,Delay-and-Sum Beamforming)存在频率依赖性,且对低频噪声和干扰的处理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宽带波束成形技术,如差分波束成形(Differential Beamforming)和模态波束成形(Modal Beamforming)。

该研究的背景知识包括:差分波束成形能够形成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但传统设计在波束指向灵活性和白噪声放大问题上存在挑战。圆形麦克风阵列因其更好的波束指向能力而受到关注,但如何设计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并将其指向任意方向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的目标是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能够在传感器平面内任意方向形成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并优化白噪声增益(White Noise Gain, WNG)和指向性因子(Directivity Factor, DF)。

3. 研究流程

该研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信号模型与问题公式化 研究人员首先建立了信号模型,假设一个远场平面波信号在无回声环境中传播,并入射到一个由M个全向麦克风组成的均匀圆形阵列上。通过引入导向向量(Steering Vector),研究人员描述了信号在阵列上的传播特性,并提出了波束成形的目标:设计一个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其主波束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第二步:波束模式的最优近似 研究人员提出,从最小二乘误差(Least-Squares Error, LSE)的角度来看,波束成形器波束模式的最优近似是雅可比-安格尔展开(Jacobi-Anger Expansion)。通过这一展开,研究人员将波束模式表示为一系列圆谐波(Circular Harmonics)的组合,从而为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步:对称指向性模式的设计 基于雅可比-安格尔展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任意所需的对称指向性模式(Symmetric Directivity Pattern)设计频率不变的波束成形器。该方法通过引入圆谐波的加权系数,实现了波束模式的频率不变性,并允许主波束指向传感器平面内的任意方向。

第四步:白噪声增益与指向性因子的推导 研究人员进一步推导了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的显式表达式,并解释了低频白噪声放大和高频指向性因子退化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增加麦克风数量可以显著提高白噪声增益。

第五步:性能评估与仿真验证 研究人员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束成形器能够在任意方向形成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并且其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在不同频率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4. 主要结果

第一步:信号模型与问题公式化 通过建立信号模型,研究人员成功描述了信号在均匀圆形阵列上的传播特性,并明确了波束成形的目标。

第二步:波束模式的最优近似 通过雅可比-安格尔展开,研究人员证明了波束模式的最优近似,为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步:对称指向性模式的设计 研究人员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任意所需的对称指向性模式设计频率不变的波束成形器,并且主波束可以指向任意方向。

第四步:白噪声增益与指向性因子的推导 研究人员推导了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的显式表达式,并解释了低频白噪声放大和高频指向性因子退化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人员指出,增加麦克风数量可以显著提高白噪声增益。

第五步:性能评估与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波束成形器能够在任意方向形成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并且其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在不同频率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5. 结论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均匀圆形麦克风阵列上形成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并且主波束可以指向传感器平面内的任意方向。该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差分波束成形在波束指向灵活性和白噪声放大问题上的挑战,还为圆形麦克风阵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通过仿真验证,研究人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6. 研究亮点

  • 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设计: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能够在均匀圆形麦克风阵列上形成频率不变的波束模式,解决了传统波束成形技术的频率依赖性问题。
  • 波束指向灵活性:通过引入圆谐波的加权系数,研究人员实现了波束模式的频率不变性,并允许主波束指向传感器平面内的任意方向。
  • 白噪声增益与指向性因子的优化:研究人员推导了白噪声增益和指向性因子的显式表达式,并指出增加麦克风数量可以显著提高白噪声增益。

7.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该研究还讨论了所提出方法与圆形差分麦克风阵列(Circular Differential Microphone Arrays, CDMAs)圆谐波波束成形器(Circular Harmonics Beamformers, CHBs)之间的关系,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这两种技术的推广和改进。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在麦克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还为实际应用中的波束成形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