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2022年度中国工业遗产研究学术报告

期刊: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DOI:10.19669/j.issn.1009-5101.2023.01.009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即科学论文中的综述类文章。以下是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作者与期刊信息
本文由韩晗和孙崇辕撰写,韩晗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孙崇辕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文章发表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是该期刊2023年1月第24卷第1期的一部分。

主题与背景
本文题为《2022年度中国工业遗产研究学术报告》,旨在回顾2022年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成果,探讨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实证建议。工业遗产研究涉及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更新、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基于2022年国内学界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工业遗产研究的三大板块:基础性研究、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研究。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基础性研究
2022年,中国工业遗产研究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遗产本体研究和价值认定研究三个范畴。
- 理论研究:学界结合政策语境,探讨了工业遗产的文化资源属性及其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例如,部分学者从共轭理论、双碳视野、绿色共生理念等视角,分析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同时,文化自信、文化经济学、文化景观等视角的研究也丰富了理论体系。
- 遗产本体研究:研究聚焦于铁路、建筑、桥梁等工业遗产本体,涵盖运河、道路等线性遗产,以及工艺流程、企业档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矿业废弃地成为重点研究对象,体现了学界对工业遗产精神内涵的重视。
- 价值认定研究:学界探讨了工业遗产的多维价值,包括技术价值、文化记忆价值等。部分学者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如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模型。

  1. 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是工业遗产应用实践的核心领域,2022年学界主要关注工业遗产旅游、多元主体参与、文化适地性解读及绿色生态与可持续转型四个方面。

    • 工业遗产旅游:研究重点包括旅游开发与遗产的整体保护、沉浸式体验与游客行为意图、身份构建与文化认同。学者通过构建指标维度,量化分析游客意向,并结合地方依恋理论探讨文化认同路径。
    • 多元主体参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学界关注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主体在工业遗产保护中的角色。例如,演化博弈理论被用于分析政企合作的稳定性与最优策略。
    • 文化适地性解读:学界从文化记忆、场所精神等视角,探讨工业遗产功能置换的文化适配性,强调工业遗产的精神输出与城市文脉的传承。
    •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转型:在“双碳”背景下,学界关注工业遗产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评估理论、改造策略与标准,并借鉴国外优秀案例,如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的保护实践。
  2.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研究
    城市更新是工业遗产研究的重要背景,2022年学界从再利用路径、公共空间改造、微更新改造及整体性更新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 再利用路径:工业遗产被视为城市空间资源,学界探讨了空间重构、经济重构、文化重构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定评估体系等策略。
    • 公共空间改造:研究关注工业遗产社区的功能置换与文化嫁接,强调原生居民的参与与共享,并提出了“分类施策,多方出资”的资金解决方案。
    • 微更新改造:学界结合“城市触媒”理论,探讨了工业遗产微更新的原则、类型与应用策略,强调全面性、阶段性与可持续性。
    • 整体性更新:在“城市双修”理念下,研究聚焦生态修复与城市修复,提出了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更新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以文为底的改造策略。

研究特征与不足
2022年,中国工业遗产研究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需求导向。例如,学界对红色工业遗产(如三线建设遗产)进行了深耕研究,并与“双碳”目标、文旅融合等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然而,研究也存在跨学科视角有限、定量方法固化、质性研究主题狭窄等不足,需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提升理论深度。

意义与价值
本文系统回顾了2022年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成果,梳理了研究的主要板块与热点问题,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章不仅总结了当前研究的进展与不足,还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遗产学术话语体系,本文为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亮点与贡献
本文的亮点在于全面梳理了2022年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学术成果,结合政策语境与时代背景,深入探讨了基础性研究、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遗产研究三大板块。文章不仅总结了学界的研究特征与趋势,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为工业遗产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