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a
主要作者与机构及发表信息
该研究由Rohit Shetty博士、Natasha Pahuja博士、Thimmarayappa Roshan博士、Rashmi Deshmukh博士、Mathew Francis硕士、Arkasubhra Ghosh博士和Abhijit Sinha Roy博士共同完成,他们均来自印度班加罗尔的Narayana Nethralaya基金会及其相关实验室。研究于2017年10月发表在《Journal of Refractive Surgery》上。
学术背景
角膜交联(CXL)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用于阻止或减缓圆锥角膜(keratoconus)的进展。研究表明,圆锥角膜是一种局部生物力学障碍,因此针对病变区域而非整个角膜进行治疗可能减少紫外线-A(UVA)能量对基质层的暴露。此外,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表明,选择性地对病变区域进行CXL可以比传统的中央8-9毫米直径区域交联获得更大的地形平坦化效果。然而,实现区域特异性CXL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准确定位病变区域。目前尚无临床批准的方法来量化病变区域,但已有研究表明定制化的CXL可以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例如更快的上皮愈合和更大的地形平坦化。
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定制化CXL方法的效果,包括它们在大小、形状和位置上的差异,并评估其对角膜地形变化、UVA能量分布和治疗面积的影响。
研究流程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干预性和纵向病例系列研究,共设计了四种不同的定制化CXL方案:
1. 均匀协议(Uniform Protocol):使用均匀强度的UVA光束(9 mW/cm²,持续10分钟),覆盖9毫米直径的中心区域。
2. 扇形轴向图协议(Sector Axial Map Protocol):根据Pentacam角膜地形图设计UVA照射区域,分为三个叠加的扇形区域,每个区域的能量密度逐级递减(内侧区域为最高能量密度)。
3. 环形轴向图协议(Ring Axial Map Protocol):设计五个同心圆环,中心位于前表面最陡曲率的位置,能量密度同样逐级递减。
4. 环形切线图协议(Ring Tangential Map Protocol):类似于环形轴向图协议,但中心位于前表面切线地形图中最陡曲率的位置,且能量密度按高斯分布递减。
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术前准备,包括去除上皮、应用核黄素溶液(0.1%浓度),并在UVA照射后进行术后护理。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测量角膜地形图和视力指标。研究对象包括50只圆锥角膜患者的眼睛,每种协议的样本量分别为12、12、12和14只眼睛。
数据处理方面,研究计算了每个方案的平均UVA能量密度、峰值能量密度和治疗面积,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主要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协议在角膜地形变化和UVA能量分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地形平坦化效果:均匀协议、扇形轴向图协议和环形轴向图协议在降低最大曲率(Kmax)方面的效果相似,而环形切线图协议在单位能量剂量下的地形平坦化效果最佳(p < 0.05)。
2. UVA能量分布:环形切线图协议的平均能量密度最低(2.424 ± 0.068 J/cm²),而扇形轴向图和环形轴向图协议的平均能量密度最高(分别为8.260 ± 0.309 J/cm²和8.316 ± 0.392 J/cm²)。环形切线图协议的峰值能量密度也最低(10.8 J/cm²)。
3. 治疗面积:均匀协议的治疗面积最大(63.63 ± 0.00 mm²),而扇形轴向图和环形轴向图协议的治疗面积最小(分别为32.699 ± 3.554 mm²和32.964 ± 2.231 mm²)。
4. 视觉改善: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环形切线图协议在单位能量剂量下的未矫正远视力(UDVA)和矫正远视力(CDVA)改善幅度最大。
这些结果表明,环形切线图协议能够在使用最少UVA能量的情况下实现与其他协议相当甚至更优的治疗效果。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表明,基于前表面地形图的环形切线图协议在单位UVA能量剂量下提供了最佳的地形平坦化和视力改善效果。这一发现对于未来CXL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减少UVA能量暴露以保护眼部组织的同时保持治疗效果方面。此外,将地形图与个性化CXL结合可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亮点
1. 环形切线图协议在单位能量剂量下的地形平坦化效果最佳,同时降低了UVA能量暴露的风险。
2. 研究首次系统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定制化CXL方案,揭示了能量密度和治疗面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3. 数据支持理论预测,即病变区域的生物力学特性可以通过定制化CXL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其他有价值内容
研究还强调了未来改进的可能性,例如通过虹膜注册确保UVA光束的精确定位。此外,研究指出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当前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