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秋瑾研究八十年的历史概述

期刊:理论界DOI:10.14167/j.zjss.1992.04.020

本文是一篇关于秋瑾研究的学术综述,作者曹振华对八十年来秋瑾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文章首先回顾了秋瑾研究的历史背景,从秋瑾就义开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秋瑾研究涉及历史、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研究成果尤为显著。

文章首先介绍了秋瑾就义至民国初年的研究情况。这一时期,人们为了表达对秋瑾这位女革命家的爱戴和景仰,纷纷以各种形式宣传她的英雄事迹,追悼她的壮烈牺牲,形成了秋瑾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秋瑾的亲朋好友和革命同志撰写了大量纪念文章,记录了秋瑾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史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例如,秋瑾遇害十天内,好友吴芝瑛发表了《秋女士传》和《记秋女士遗事》,公开为秋瑾鸣冤,谴责官府的残暴行为。此外,徐自华、徐蕴华、章太炎、柳亚子等人也发表了大量悼念文章和诗词,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秋瑾的身世、经历和生平重要事迹。徐自华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记述较为详细生动,影响颇大。此时还出现了几种纪念书刊,最早的《秋瑾遗事》距秋瑾牺牲仅二十几天,迅速反映了秋瑾的事迹及被残害的事实。

其次,文章介绍了以秋瑾为主人公的小说、戏剧、传奇等艺术作品。例如,小说《轩亭复活记》、戏剧《六月霜传奇》等,这些作品较详细地反映了秋瑾的生平事迹、革命活动及英勇就义的经过。尤其是静观子所作的小说《六月霜》,以秋瑾的事迹为依据,塑造了较为生动、完整的形象。

再次,文章提到秋瑾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也已开始。较早的资料集是黄民编的《秋雨秋风》,收录了沪报载秋案的全部资料。湘灵子的《越恨》则被称为“秋案最详备本”,是秋案史料的总集。陶成章的《浙案纪略》中对秋瑾的事迹记述甚为详备,保存了很多资料。此外,还有几种关于徐锡麟革命事迹的文献史料集,对秋瑾的革命活动也多有记录。

文章还特别提到秋瑾诗文集的出版。最早的秋瑾诗词集是1907年刊行于日本的《秋瑾诗词》,由何震收集,王芷馥助资刊行,共收诗30题、32首、词2阕,为秋瑾前中期作品。此后,龚宝锉编的《秋女士遗稿》、王时泽主持编定的《秋女烈士遗稿》等也相继出版,收集范围不断扩大。在搜集、整理、出版秋瑾遗作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秋瑾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对作为诗人的秋瑾研究也随之起步。

文章接着介绍了民初以后至建国前的秋瑾研究情况。这一时期,秋瑾研究进入了相对的低潮,但仍有重要成果。秋瑾之女王灿芝编的《秋瑾女侠遗集》为此期的重要收获,收录了秋瑾著作最多。此外,徐自华辑的《秋雨秋风集》、王绍基编的《秋瑾女士遗集》等也相继出版。秋瑾生平事迹研究在此期有较大突破,秋瑾胞弟秋宗章撰写的《六六私乘》及其补遗,详细追述了秋瑾的家世、生平和革命活动,一直为秋瑾研究界重视。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近三十年,秋瑾研究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秋瑾史迹》和《秋瑾集》。《秋瑾史迹》以收集流布秋瑾真迹为重要特征,集中所收秋瑾诗词、书信及弹词《精卫石》均为作者手迹,资料来自秋瑾档案、王灿芝《秋女侠遗集》和浙江、绍兴两地文管会,以及秋瑾家人之手。《秋瑾集》则是建国后最早出版的秋瑾作品集,收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所有秋瑾的文字,包括诗、词、文、弹词、书信等,堪称全集。此期关于秋瑾的生平及革命活动研究也有大的进展,朱耀庭的《秋瑾》一书系统而概括地叙述了秋瑾一生事迹,纲目清楚、内容连贯,记述实事求是,虽稍嫌粗略,但可信度高。此外,山石编写的《秋瑾年谱》虽为一简谱,却是第一种秋瑾年谱。秋瑾思想及作品研究此期也有新探索,其中不乏较有价值的论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秋瑾研究进入了旺盛期,八十年代初并曾出现过“秋瑾热”。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生平研究仍是秋瑾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仅专著便有十多种,高质量的论文更多。关于生年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即1875年说、1877年说和1879年说。关于生平事迹考证,郭长海关于秋瑾赴日的具体日期、秋瑾加入同盟会的时间、秋瑾就义时间、秋瑾拒捕问题等的考证,均有很强的说服力。郭延礼关于秋瑾重兴共爱会时间、秋瑾任教得溪时间、秋瑾未曾任教明道女学等考证,均为他首先提出并正伪。此时期秋瑾生平研究的最大收获,是新出版的几种学术性专著。年谱共六种,成书者有三,即孙元超的《秋瑾年谱》、陈象恭的《秋瑾年谱和传记资料》和郭延礼的《秋瑾年谱》。此外,还有五部秋瑾传记也是生平研究一大收获,即郑云山著《秋瑾》、王艾村《秋瑾》、谢德铣、周莆棠《巾帼英雄秋瑾》、平慧善《秋瑾》和郑云山、陈德禾《秋瑾评传》。郭长海、李亚彬编著的《秋瑾事迹研究》是一本秋瑾生平研究的重要著作,此书集生平研究和资料考订于一身,尤以考证见长。

思想及创作研究方面,以往秋瑾的思想及创作研究,停滞在单项和单篇的分析叙述阶段,大多是印象式的介绍和读后感式的评论,人们的视野一直封闭在单篇的作品中,全局上没有突破。新时期出版了两本秋瑾作品集的注释本,一是郭延礼的《秋瑾诗文选》,这是关于秋瑾作品的第一个注释本。其中所选诗文为秋瑾创作的精华,基本反映出秋瑾文学创作全貌。另一本是刘玉来的《秋瑾诗词注释》,此书把秋瑾诗词全部作了注释,其特点是通俗易懂,注释说明深入浅出,通俗明白,这对于人们学习和研究秋瑾诗词极有裨益,更适宜初学者阅读。本时期研究秋瑾思想创作的论文为数不少,而关于秋瑾思想创作研究的专著只有一本,即郭延礼的《秋瑾文学论稿》。

秋瑾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直是薄弱环节。解放前四十多年发表的许多有价值的文章,今天已很难见到,解放后问世的一些研究文章,也散见在各种报刊杂志上,致使研究界长期资料匮乏。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萧棠等编辑的《秋瑾史料》一书,辑录的文章有三十九篇,时间跨越解放前后六、七十年,这才初步解决了搜求资料难的问题。但由于该书校勘不严,又产生了一些以误传误的副作用。1987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郭延礼编《秋瑾研究资料》,收录了自1907年至1985年的有关秋瑾研究的传记、回忆录、年谱、悼念文章、思想研究和作品评论,计50余篇,秋瑾佚诗20余题。许多出自秋瑾亲属朋友之手的重要文章,本书都有选录。有些资料如《秋瑾留日活动记事五则》、陶在东《秋瑾遗闻》、鲍家麟《秋瑾与清末妇女解放》、何震《秋瑾诗词后序》等则向来少为人见,尤其秋瑾日本女友服部繁子《回忆秋瑾女士》一文,更是首次译成中文发表。该书《秋瑾研究资料目录索引1907—1985》共收专刊、专书七十余种,文章五百余篇。

秋瑾研究在八十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全面深入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在生平研究、思想及创作研究、资料搜集与整理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尽管仍存在一些缺憾,但秋瑾研究已经进入了收获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学术基础。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