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阅读策略与虚构中的不可能世界:以《林肯在中阴界》为例

期刊:zaaDOI:10.1515/zaa-2020-2006

本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学术论文,但并非单一原创研究的报告,而是一篇基于Alber(2016)提出的阅读策略,结合George Saunders的实验性小说《Lincoln in the Bardo》(2017)的案例分析,探讨读者如何理解虚构文本中的“不可能世界”的论文。以下是该论文的详细报告:

作者及发表信息
本文的作者是Roghayeh Farsi,来自伊朗Neyshabur大学的英语系。论文发表在期刊《ZAA》2020年第68卷第3期,标题为“Reading Strategies and Impossible Worlds in Fiction: With Reference to Lincoln in the Bardo”。

论文主题
本文探讨了后现代小说中的“不可能世界”(impossible worlds),并分析了读者在理解这些世界时所采用的认知策略。作者以Alber(2016)提出的九种阅读策略为基础,结合George Saunders的小说《Lincoln in the Bardo》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策略——图式化(schematization),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不可能性。

主要观点及论据

1. 不可能世界的概念及其在文学中的表现
作者首先介绍了“不可能世界”的概念,指出后现代小说常常通过构建违反自然法则和逻辑的世界来挑战读者的认知。这些世界可以分为“可能世界”和“不可能世界”,前者基于自然法则和逻辑,后者则超越了这些限制。Marie-Laure Ryan(2012)提出了五种不可能性的形式:逻辑矛盾、本体论不可能性、不可能空间、不可能时间以及不可能文本。作者通过分析《Lincoln in the Bardo》中的不可能世界,展示了这些形式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例如,小说中的鬼魂世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鬼魂可以自由穿越墙壁,甚至回到过去或进入未来。这种不可能性挑战了读者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框架。

2. Alber的九种阅读策略及其应用
Alber(2016)提出了九种阅读策略,帮助读者理解虚构文本中的不可能场景或事件。这些策略包括:框架融合(blending of frames)、类型化(generification)、主体化(subjectification)、主题化(foregrounding the thematic)、寓言化阅读(reading allegorically)、讽刺与戏仿(satirization and parody)、假设超验领域(positing a transcendental realm)、DIY阅读(do-it-yourself)以及禅式阅读(zen way of reading)。作者将这些策略应用于《Lincoln in the Bardo》的分析中,展示了它们如何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中的不可能世界。例如,框架融合策略帮助读者将现实世界与鬼魂世界结合起来,而主体化策略则通过将不可能事件解释为角色内心状态的反映,使其自然化。

3. 图式化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策略
作者指出,Alber的九种阅读策略虽然有效,但未能涵盖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经历的图式化过程。图式化(schematization)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取多个经验的共性,形成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的过程。作者提出了两种图式化形式:在线图式化(online schematization)和离线图式化(offline schematization)。在线图式化发生在读者阅读特定文本时,是文本内的过程;而离线图式化则依赖于读者的文学记忆,是文本间的过程。通过对《Lincoln in the Bardo》的分析,作者展示了图式化如何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中的不可能性。例如,小说中反复出现的“物质光绽放现象”(matterlightblooming phenomenon)通过多次重复,逐渐形成了一种在线图式,使读者能够自然地接受这一不可能事件。

4. 《Lincoln in the Bardo》中的不可能世界及其解读
作者详细分析了《Lincoln in the Bardo》中的不可能世界,指出小说通过历史与虚构的平行叙事,构建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文本世界。历史部分基于真实事件和人物,而虚构部分则通过鬼魂的叙述,打破了现实世界的认知框架。小说中的鬼魂拒绝承认自己的死亡,这种自我欺骗的行为通过主体化策略得以自然化。此外,小说还通过寓言化阅读和讽刺策略,揭示了种族和性别歧视的主题。例如,鬼魂之间的永恒斗争被解读为对美国历史上种族歧视的讽刺。

5. 图式化在实验性文本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强调,图式化作为一种认知策略,不仅适用于《Lincoln in the Bardo》,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实验性文本的阅读中。通过在线图式化,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刷新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不可能性。这种策略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法,使他们能够克服实验性文本中的叙事障碍,享受文本带来的美学体验。

论文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通过结合Alber的阅读策略和《Lincoln in the Bardo》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策略——图式化,为读者理解虚构文本中的不可能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一研究不仅丰富了认知诗学(cognitive poetics)的理论框架,还为实验性文本的阅读实践提供了实用的方法论。此外,作者通过对《Lincoln in the Bardo》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小说中隐含的种族和性别主题,展示了文学批评在揭示社会问题方面的潜力。

总结
本文通过结合理论分析与文本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阅读策略,为读者理解虚构文本中的不可能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这一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为实验性文本的阅读实践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对文学研究和认知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