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血管扩张性休克中血管紧张素II治疗的初始血压反应指数及其与临床结果的关系

期刊:Critical CareDOI:10.1186/s13054-025-05311-z

类型a

研究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Daniel E. Leisman(来自麻省总医院和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Patrick M. Wieruszewski(梅奥诊所)以及Laurence W. Busse(埃默里大学)等,他们代表ATHOS-3试验的研究团队。该研究于2025年发表在《Critical Care》期刊上,文章标题为“An index of the initial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angiotensin II treatmen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s in vasodilatory shock”。

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重症医学领域,聚焦于血管扩张性休克(vasodilatory shock)的治疗策略。血管扩张性休克是一种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病症,通常需要使用高剂量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来维持血压。然而,这些药物可能引发心血管、肾脏及免疫系统的副作用。因此,寻找替代性升压药物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中,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 Ang-II)因其在提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减少其他升压药需求方面的潜力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识别最有可能从Ang-II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标准化指数——即Ang-II初始MAP反应指数(Angiotensin-II Initial MAP Response Index of Treatment Effect, AIMRITE),以评估患者对Ang-II治疗的即时心血管反应,并探讨其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研究方法与流程
本研究基于ATHOS-3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研究共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研究纳入了321名患者,其中163名接受Ang-II治疗,158名接受安慰剂治疗。所有患者均为经过液体复苏后仍存在持续性血管扩张性休克的成年患者,且需要高剂量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等效剂量[Norepinephrine Equivalent Dose, NED] > 0.2 μg/kg/min)。

  2. AIMRITE的计算
    AIMRITE定义为:(MAP在治疗1小时后的变化 - 基线MAP) / 研究药物剂量。研究药物输注在治疗开始时设定为20 ng/kg/min,并在0-3小时内根据目标MAP(≥75 mmHg或比基线增加10 mmHg)调整剂量。AIMRITE在第1小时(hr1)被记录,因为此时背景升压药剂量保持恒定,同时允许足够时间进行滴定。

  3. 数据分类与分析
    根据观察到的分布,研究将患者分为“响应型”(responsive)和“抵抗型”(resistant),其中响应型定义为AIMRITE ≥ 0.90 mmHg/ng/kg/min。研究通过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了AIMRITE与28天死亡率的关系,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比较了基线和治疗后血浆肾素水平的变化。此外,研究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验证了结果的稳定性。

  4. 外部验证
    研究还对梅奥诊所的一项回顾性队列(n=714)进行了探索性外部验证,以评估AIMRITE在预测28天死亡率方面的表现。

主要结果
1. AIMRITE分布与患者分类
在Ang-II组中,患者的中位AIMRITE为1.43 mmHg/ng/kg/min(IQR 0.35–2.83),而安慰剂组仅为0.02 mmHg/ng/kg/min(IQR −0.03–0.10)。根据阈值,66名(40%)Ang-II患者被归为抵抗型,97名(60%)为响应型。

  1. AIMRITE与临床结局的关系
    每增加1单位AIMRITE,28天死亡风险降低16%(HR: 0.84 [95% CI 0.74–0.95], p=0.0062)。响应型患者的死亡风险比抵抗型患者低一半(HR: 0.50 [95% CI 0.32–0.78], p=0.0026),也显著低于安慰剂组(HR: 0.58 [95% CI 0.40–0.86], p=0.0064)。

  2. AIMRITE与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AIMRITE与基线血浆肾素水平呈负相关(效应量:−0.21 log-pg/ml/mmhg/ng/kg/min [95% CI −0.32–(−0.11)], p<0.0001)。尽管响应型患者的基线肾素水平较低,但其在治疗3小时后的肾素下降幅度更大(均值差异:−0.23 log-pg/ml [95% CI −0.45–(−0.01)], p=0.0475)。

  3. 外部验证结果
    在梅奥诊所的回顾性队列中,AIMRITE同样显示出与28天死亡率的显著关联(HR: 0.89 [95% CI 0.81–0.97], p=0.0111)。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表明,AIMRITE可以作为评估患者对Ang-II治疗即时反应的有效指标,并能够预测患者的临床结局。响应型患者不仅具有更高的生存率,还在减少升压药依赖方面表现出优势。此外,AIMRITE与基线肾素水平的相关性提示其可能提供了传统休克严重程度指标之外的独特预后信息。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指标:AIMRITE是首个用于量化患者对Ang-II治疗反应的标准化指数。
2. 多重验证:研究不仅基于随机对照试验数据,还通过外部验证队列确认了AIMRITE的预测价值。
3. 临床应用潜力:AIMRITE可能帮助医生快速识别最有可能从Ang-II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从而优化治疗策略。

其他有价值内容
研究还发现,低基线肾素水平结合对Ang-II的抵抗可能识别出一组完全丧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功能的晚期血管扩张性休克患者。这类患者可能既无法生成足够的内源性Ang-II,也无法对外源性Ang-II产生反应,提示RAS失效可能是血管扩张性休克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