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迁移体介导的线粒体质量控制过程:有丝分裂

期刊:CellDOI:10.1016/j.cell.2021.04.027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的科学论文。以下是根据文档内容生成的学术报告:


研究的主要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Haifeng Jiao、Dong Jiang、Xiaoyu Hu等,研究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生命科学中心、清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以及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线粒体医学与自由基研究中心。该研究于2021年5月27日发表在期刊《Cell》上,论文标题为“Mitocytosis, a migrasome-mediated mitochondrial quality-control process”。

学术背景
线粒体(mitochondria)是真核细胞中至关重要的细胞器,负责能量代谢和细胞稳态的维持。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关键机制,已知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包括线粒体蛋白酶、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线粒体衍生囊泡(mitochondrial-derived vesicles, MDVs)以及线粒体自噬(mitophagy)。然而,对于迁移细胞(migrating cells)而言,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迁移细胞因其高能量需求和高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面临更大的线粒体压力。因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线粒体胞吐(mitocytosis),并揭示了其在迁移细胞中的作用。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揭示一种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线粒体胞吐(mitocytosis),即通过迁移体(migrasome)介导的受损线粒体清除过程。研究团队希望阐明mitocytosis的分子机制、功能及其在生理条件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中的应用。

研究流程
1. mitocytosis的发现与验证
- 研究团队首先在L929细胞中表达Tspan4-GFP(标记迁移体)和MitoDsRed(标记线粒体),并利用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CCCP(carbonyl cyanide 3-chlorophenylhydrazone)诱导线粒体压力。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损线粒体被转运到迁移体中。
- 通过生化分离迁移体,进一步验证了线粒体外膜、内膜和基质蛋白在迁移体中的积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显示,迁移体中含有受损的线粒体,这些线粒体被称为“mitosomes”。
- 研究团队还测试了其他线粒体压力源(如deferiprone、antimycin A、oligomycin)以及饥饿条件,发现这些因素均能诱导mitocytosis。

  1. mitocytosis的分子机制

    • 研究团队发现,受损线粒体通过避免与内向运动蛋白(dynein)结合,定位到细胞外周,并被转运到迁移体中。这一过程依赖于外向运动蛋白KIF5B、线粒体分裂因子DRP1以及肌球蛋白MYO19。
    • 通过敲低KIF5B、DRP1或MYO19,mitocytosis被显著抑制。相反,过表达MYO19能促进mitocytosis。
    • 研究团队还发现,dynein敲低即使在无压力条件下也能触发mitocytosis,表明mitocytosis的调控机制与线粒体压力诱导的mitocytosis相同。
  2. mitocytosis的功能验证

    • 研究团队发现,mitocytosis能够清除低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和高ROS的线粒体。通过细胞实验,证实mitocytosis在维持线粒体质量中起重要作用。
    • 在体内实验中,研究团队发现mitocytosis对于维持中性粒细胞的线粒体质量和存活至关重要。Tspan9敲除小鼠的中性粒细胞表现出MMP降低和存活率下降。
  3. mitocytosis的生理意义

    • 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mitocytosis在巨噬细胞(macrophages)分化和中性粒细胞中的功能。通过Tspan9敲除小鼠实验,发现mitocytosis在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维持线粒体质量的作用。
    • 在体内实验中,研究团队通过活体成像观察到中性粒细胞生成的迁移体中含有受损线粒体,证实mitocytosis在生理条件下的存在。

主要结果
1. mitocytosis是一种由迁移体介导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能够清除受损线粒体。
2. mitocytosis依赖于KIF5B、DRP1和MYO19的协同作用,受损线粒体通过避免与dynein结合定位到细胞外周。
3. mitocytosis在多种细胞类型中普遍存在,并在维持线粒体质量和细胞存活中起重要作用。
4. 在体内实验中,mitocytosis对中性粒细胞的线粒体质量和存活至关重要。

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mitocytosis,并阐明了其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mitocytosis通过迁移体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质量和细胞存活,特别是在迁移细胞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亮点
1. 首次提出并验证了mitocytosis作为一种新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
2. 揭示了mitocytosis的分子机制,包括KIF5B、DRP1和MYO19的协同作用。
3. 通过体内实验证实了mitocytosis在生理条件下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中性粒细胞中的应用。
4. 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和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基础。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研究还提出了mitocytosis和线粒体自噬(mitophagy)可能构成一个“两档系统”,分别处理轻度线粒体损伤和严重的线粒体损伤。这一观点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是对该研究的全面报告,涵盖了研究背景、目标、流程、结果、结论及其科学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