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即一篇科学综述文章。以下是针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本文由Thomas Stehlé和Pierre Delanaye撰写,分别来自法国的Assistance Publique-Hôpitaux de Paris、Université Paris Est Créteil,以及比利时的University of Liège和法国的Hôpital Universitaire Carémeau。文章于2024年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标题为“Which is the best glomerular filtration marker: creatinine, cystatin C or both?”。
本文探讨了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的最佳生物标志物,重点比较了肌酐(creatinine)和胱抑素C(cystatin C)的优缺点。GFR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通过血清肌酐或胱抑素C的浓度来估算。然而,这两种标志物都有其局限性,且受非GFR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现有研究,分析肌酐和胱抑素C在GFR估算中的表现,并探讨两者结合使用的优势。
肌酐和胱抑素C的血清浓度不仅受GFR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对于肌酐,其生成主要依赖于肌肉质量和蛋白质摄入,且部分通过肾小管分泌排出。因此,肌肉质量低或蛋白质摄入少的患者,基于肌酐的GFR估算可能不准确。胱抑素C的生成则受到甲状腺功能异常、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糖尿病、肥胖、炎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非GFR决定因素使得基于单一标志物的GFR估算方程在准确性上存在局限,尤其是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
肌酐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比色法(Jaffe法)和酶法,后者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更少的干扰。胱抑素C的检测则通过免疫比浊法进行,尽管已有标准化参考材料,但不同制造商之间的检测结果仍存在差异。此外,胱抑素C的检测成本显著高于肌酐,这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检测量的增加,胱抑素C的检测成本有望降低。
本文详细分析了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的GFR估算方程的表现。2009年发布的CKD-EPI肌酐方程(CKD-EPIcreat2009)在广泛使用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但其种族校正因子引发了争议。2021年发布的CKD-EPIcreat2021方程去除了种族校正因子,但在黑人和非黑人患者中引入了相反的偏差。胱抑素C方程(CKD-EPIcys)虽然不受种族影响,但其准确性并未显著优于肌酐方程。结合肌酐和胱抑素C的方程(CKD-EPIcreat-cys)在准确性上表现最佳,尤其是在标志物估算结果不一致的患者中。
研究表明,肌酐和胱抑素C估算的GFR不一致与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密切相关。胱抑素C估算的GFR较低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这种不一致可能反映了肌酐生成减少(如肌肉萎缩)或胱抑素C生成增加(如炎症或选择性肾小球滤过障碍)。选择性肾小球滤过障碍(shrunken pore syndrome, SPS)被认为是胱抑素C异常升高的潜在机制,并与心血管风险增加相关。
2024年KDIGO指南建议,在胱抑素C检测可用的情况下,应优先使用基于肌酐和胱抑素C的GFR估算方程。此外,当GFR估算结果对临床决策有重要影响时,应通过外源性标志物(如碘海醇)的清除率直接测量GFR。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肌酐和胱抑素C在GFR估算中的优缺点,并强调了结合使用两者的优势。这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GFR估算方法,还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肌酐和胱抑素C不一致的临床意义,为识别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胱抑素C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推广。
肌酐和胱抑素C作为GFR估算的生物标志物各有优缺点,结合使用两者可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并识别出高风险患者。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优化GFR估算方程,并探索胱抑素C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