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及机构
本研究由Bingyuan Hong、Bowen Shao、Benji Wang、Juncheng Zhao、Jiren Qian、Jian Guo、Yupeng Xu、Cuicui Li和Baikang Zhu共同完成。作者分别来自浙江海洋大学石化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省港口油气储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石油化工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航海与海运学院以及国家管网集团浙江省天然气管道网络有限公司。研究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于2023年5月18日在线发布。
学术背景
研究领域为地质灾害预警,特别是针对山区长距离天然气管道周围的水害地质灾害。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长距离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迅速发展,但复杂地形带来的地质灾害威胁日益显著。其中,滑坡和水害是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降雨因素在这些灾害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陡坡、植被覆盖和土壤特性的影响下,降雨会加剧土壤侵蚀,导致管道浅埋、暴露和悬空等问题,进而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山区管道周围的水害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对提高预测精度、实现及时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流程
研究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问题描述与模型框架构建
研究首先明确了水害地质灾害与常规地质灾害的主要区别,即降雨因素的存在。降雨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进而降低土壤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使得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更易发生。研究提出了基于ArcGIS Pro 2.8平台的预警模型框架,利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建立坡面单元,并通过Python编程实现Shalstab模型的稳定性计算。
坡面单元划分
研究采用水文-曲率联合分析方法划分坡面单元。传统的水文分析方法和曲率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水文分析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山地坡面的真实形态,但无法区分坡面与平面的边界;曲率分析方法能清晰划分坡面与平面的边界,但对坡面细节的反映较差。研究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坡面单元划分方法,既保证了坡面单元对坡面形态的准确反映,又使坡面与平面的边界清晰可见。
滑坡稳定性计算
研究使用Shalstab模型计算每个坡面单元的稳定性等级。Shalstab模型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结合无限斜坡模型和稳态水文模型,通过输入土壤内摩擦角、凝聚力、土壤密度等参数,计算土壤在最大饱和状态下的稳定性。模型将坡面稳定性分为七个等级,并根据有效降雨强度与土壤导水率的比值(q/t)进行区分。
降雨数据处理与耦合
研究将Shalstab模型计算的稳定性等级与7天内累计降雨数据和24小时预报降雨数据进行耦合,计算每个坡面单元的水害地质灾害预警指数。具体步骤包括:
模型验证与方法比较
研究通过对比实际灾害点的预警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9个实际灾害点中,7个灾害点周围的坡面单元大多数处于需要预警的状态,预警准确率达到77.8%。与单独的Shalstab模型相比,结合降雨数据的预警结果在预测水害地质灾害方面更为有效。
主要结果
1. 坡面单元划分结果
水文-曲率联合分析方法在坡面单元划分中表现出显著优势,既能反映坡面形态的细节,又能清晰划分坡面与平面的边界。
2. 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
Shalstab模型成功计算了每个坡面单元的稳定性等级,为后续的降雨耦合预警提供了基础数据。
3. 预警模型验证结果
结合降雨数据的预警模型在实际灾害点验证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强降雨条件下,预警结果与实际灾害点位置高度吻合。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坡面单元的山区管道水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通过结合Shalstab模型和降雨数据,显著提高了预警精度。该模型不仅能提前进行针对性部署,还能在强降雨天气下更准确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位置,为研究区及类似地质环境的灾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亮点
1. 坡面单元划分方法的创新
提出了水文-曲率联合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2. 预警模型的耦合设计
将Shalstab模型与降雨数据结合,显著提高了预警精度。
3. 实际验证的高准确性
在实际灾害点验证中,预警准确率达到77.8%,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指出,未来将考虑更多触发水害地质灾害的因素,并进一步优化预警模型的参数获取和计算方法,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