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b
这篇综述文章由Bettina Bisig、Kerry J. Savage和Laurence de Leval撰写,分别来自瑞士洛桑大学医院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中心。文章于2023年12月发表在《Haematologica》期刊上,主题是关于结节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nodal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 PTCL)的病理生物学现状及未来方向。
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一组成熟的NK或T细胞肿瘤,占西方世界所有淋巴瘤的约10%,在亚洲则高达20%。PTCL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和生物学多样性,最新的分类提案中已识别出超过30种不同的实体。这些实体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为三类:淋巴结受累、皮肤和其他结外器官受累、以及播散/白血病表现。这种临床分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每个实体的独特起源细胞,具有特定的功能、归巢或迁移特性,以及不同的致癌机制。结节型PTCL实体代表了大多数PTCL病例,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滤泡辅助T细胞(TFH)淋巴瘤、原发性结节EB病毒阳性(EBV+)T/NK细胞淋巴瘤和PTCL,未另行指定(NOS)。
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包括最近在PTCL基因组和分子特征研究中的进展,这些进展增强了对病理生物学的理解,并在2022年的最新淋巴瘤分类中得到了重要更新。例如,ALK阴性ALCL现在被认为具有遗传异质性,其中DUSP22重排在约20-30%的病例中被发现,与独特的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相关。
ALK阳性ALCL(ALK+ ALCL)和ALK阴性ALCL(ALK- ALCL)在病理发生、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存在显著差异。ALK+ ALCL通常影响年轻男性患者,诊断时多为晚期,常涉及淋巴结和各种结外部位。ALK+ ALCL的长期总体生存率在成人中可达70-90%,在儿童中高达95%。相比之下,ALK- ALCL通常发生在较晚的年龄,预后较差,5年总体生存率约为50%。
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包括ALK融合蛋白的组成型酪氨酸激酶活性,它通过激活多种信号级联参与致癌过程,包括JAK-STAT3通路。此外,NOTCH1突变在ALK+ ALCL中约占20%的病例,而在ALK- ALCL中则较少见。ALK- ALCL还表现出更多的遗传异质性,包括DUSP22重排和TP63重排等。
TFH淋巴瘤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其特点是表达TFH标记物(如BCL6、CD279 [PD1]、ICOS、CXCL13、CD10),并且至少需要两个标记物呈阳性才能定义。TFH淋巴瘤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种亚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型、滤泡型和未另行指定型(NOS)。这些亚型共享相似的遗传景观,特征是表观遗传修饰基因、RHOA和其他TCR信号基因的反复突变。
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包括基因组研究显示,TFH淋巴瘤的突变谱通常包括表观遗传失调(TET2 +/- DNMT3A突变),这些突变在造血祖细胞的早期阶段发生,分别存在于约80%和30-35%的病例中。第二击突变包括热点RHOA G17V突变,编码蛋白质的显性负变异体,在多达70%的病例中发现,以及其他靶向TCR途径的功能获得性突变。
PTCL-NOS仍被视为一组异质性肿瘤,可能不构成单一实体,有待进一步识别有意义的亚组和子分类。尽管最近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在PTCL-NOS中进行分子或功能亚组划分的合理性,但仍缺乏大规模研究,目前这些亚组尚未被认可为新的诊断亚型。
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包括基于转录组分析的两种分子亚组:PTCL-TBX21和PTCL-GATA3。TBX21亚组表现出高表达TBX21及其靶基因(CCL3、CXCR3、EOMES、IFNG、ILR2B),并富集NF-κB通路;而GATA3亚组则以高表达GATA3及其靶基因(CCR4、CXCR7、IL18RA)、高MYC和增殖标志为特征。组织学上,PTCL-TBX21倾向于具有反应性炎症细胞背景,而PTCL-GATA3则缺乏显著的炎症微环境,表现为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片状分布。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结节型PTCL实体的病理和生物学现状,强调了最新的研究发现和潜在的致癌机制。通过对ALK+ ALCL、ALK- ALCL、TFH淋巴瘤和PTCL-NOS的详细讨论,本文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复杂性。此外,文章还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遗传特征和分子亚组方面的进一步探索,这对于改善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