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期刊:解放军医学杂志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23.05.0489

该文档属于类型b,即一份专家共识文件。以下是针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作者及机构:本文的主要作者包括曲虹、韩宏光、柳云恩等,通信作者分别为曲虹(e-mail: hanxiyao@163.com)、韩宏光(e-mail: 13309883275@163.com)、柳云恩(e-mail: lye9901@163.com)。参与编写的机构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辽宁省护理学会、辽宁省互联网协会智慧医养结合工作委员会、辽宁省老年服务业联合会等。本文发表于《解放军医学杂志》2023年5月28日第48卷第5期。

主题:本文题为《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以降低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主要观点及论据

  1. 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的背景与重要性
    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是导致心脏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脑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心脏手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威胁。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成人心脏手术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2%~3%,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14%~48%。脑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还显著增加术后病死率。因此,制定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2. 脑损伤的西医病因及机制
    脑损伤的西医病因主要包括栓塞、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相关因素、手术相关炎症及高龄等。栓塞可由动脉硬化斑块、气体、脂肪及血小板聚集引起,导致脑低灌注及缺血。CPB期间,程序性泵流速改变可能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影响脑血流。手术相关的炎症及神经体液紊乱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高龄患者由于动脉硬化加重及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受损,脑损伤风险显著增加。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

  3. 脑损伤的中医病因及病机
    中医将脑卒中归类为“中风”,认为其病位在脑,与肝、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机包括外风侵袭、正气不足,导致“风、火、痰、瘀、虚”等病理产物瘀阻脉络。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机为气血逆乱于上,脑气不能束邪,导致血溢脉外。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机则与脾肾亏虚、血瘀痰阻密切相关。

  4. 脑损伤的监测手段
    本文详细介绍了脑损伤的多种监测手段,包括常规监测(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影像学监测(如CT、MRI、DSA)、颅内压监测、脑灌注压监测、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脑组织氧监测等。这些监测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脑损伤,指导临床干预。例如,CT可快速鉴别缺血性与出血性脑卒中,MRI对早期脑梗死诊断具有优势,DSA则是脑梗死诊断的“金标准”。

  5. 脑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
    本文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损伤的综合策略。西医治疗包括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类、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离子通道调控剂、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多巴胺激动剂、自由基清除剂及他汀类药物等。中医治疗则强调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化痰、健脾益气等治法,常用方剂包括天麻钩藤汤、益气通脉活血汤、醒脑汤及八珍汤等。此外,本文还推荐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及补阳还五汤等中成药。

  6. 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策略
    认知功能障碍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脑损伤的常见表现。西医治疗策略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乌司他丁及利多卡因等药物,旨在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血流及保护神经元。中医治疗则强调健脾益气补肾、祛痰活血通络及针刺疗法。针刺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膻中、百会、风池等)改善患者记忆功能,促进气血运行。

意义与价值
本文为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的诊治提供了全面的中西医结合指南,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通过详细阐述脑损伤的病因、病机、监测手段及治疗策略,本文为临床医师提供了科学的诊治依据,有助于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此外,本文还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亮点
1. 本文首次系统总结了心脏重症围手术期脑损伤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2. 详细介绍了多种脑损伤监测手段,为早期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综合策略,强调个体化治疗与整体调理相结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4. 本文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及专家共识,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