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风险管理中的风险地图:作为中介工具的作用

期刊: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DOI:10.1016/j.mar.2013.04.009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单一原创研究。以下是基于文档内容生成的学术报告:


研究作者与机构
本研究由Silvia Jordan(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管理学院)、Lene Jørgensen(挪威Stord/Haugesund大学学院)和Hermann Mitterhofer(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完成。研究发表于2013年的《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期刊。

学术背景
本研究聚焦于管理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跨组织项目合作中风险地图(risk maps)的使用。研究背景源于近年来风险管理技术在企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尤其是在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风险管理爆炸”现象。研究旨在探讨风险地图如何在跨组织项目中作为中介工具(mediating instruments),帮助分布式参与者协调利益、建立对项目的信心,并促进项目的进展。研究还借鉴了科学技术社会学(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视角,分析了风险地图的图形表示如何吸引用户,并作为围绕风险概念进行“表演”(performances)的平台。

研究流程
研究采用了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挪威石油行业中的一个跨组织技术升级项目。以下是研究的主要流程:
1. 研究背景与设计:研究选择了一个为期四年的技术升级项目,涉及三个主要组织:所有者组织、运营商组织和技术运营公司(TOC)。研究通过观察项目会议、访谈和文档分析收集数据。
2. 数据收集:研究团队观察了45次会议,并对14名项目参与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此外,还分析了项目文档,包括风险管理程序和月度报告。
3. 数据分析:研究采用迭代编码方法,将访谈、会议记录和文档中的文本段落按主题分组。分析重点围绕风险地图的使用模式及其在项目中的角色展开。
4. 风险地图的特征分析:研究详细描述了风险地图的四个主要特征:图形化与图表化外观(figurative, diagrammatic outlook)、风险的可比性(commensuration)、灵活的正常与异常区域(flexible zones of (ab)normality)以及前瞻性与评估性内涵(prospective and evaluative connotation)。
5. 风险地图的使用模式:研究发现风险地图在项目中被用于三种主要用途:产生信心与保证(production of reassurance)、构建项目身份与协同(project identification/co-orientation)以及边界管理(boundary management)。

主要结果
1. 产生信心与保证:风险地图被用作一种审计工具,帮助项目通过“决策门”(decision gates),并为项目参与者提供信心,表明项目处于“健康状态”。尽管风险地图的抽象性使得具体风险难以被清晰理解,但其图形化外观和灵活性帮助参与者建立对项目的信心。
2. 构建项目身份与协同:风险地图通过提供项目的全面视图,帮助分布式参与者协调活动,并赋予项目一个可识别的身份。尽管存在对风险地图抽象性的批评,但其在促进项目协同方面的作用被广泛认可。
3. 边界管理:风险地图被用作一种权威文本(authoritative text),用于设置项目议程和协商项目边界。研究还发现,风险地图在跨组织会议中被用作谈判平台,帮助参与者表达关切并分配责任。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风险地图在跨组织项目中的多重角色,超越了其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初始功能。研究发现,风险地图不仅是审计和合规的工具,还在构建项目身份、促进协同和边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丰富了现有关于企业风险管理(ERM)技术和跨组织控制的研究,特别是在风险表示技术的组织实践方面。此外,研究还通过借鉴科学技术社会学的视角,为理解风险地图的中介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研究亮点
1. 多重角色:研究首次系统性地揭示了风险地图在跨组织项目中的多重角色,包括产生信心、构建身份和边界管理。
2. 理论贡献:研究通过引入科学技术社会学的视角,为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3. 实践意义:研究为企业在跨组织项目中使用风险地图提供了实践指导,特别是在如何利用风险地图促进项目协同和管理边界方面。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讨论了风险地图的抽象性和灵活性如何影响其在项目中的使用。尽管风险地图的抽象性可能导致具体风险的模糊性,但其灵活性使得参与者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风险表示,从而满足不同情境下的需求。


以上报告全面介绍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贡献,适合向其他研究人员传达研究的核心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