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J. Gilissen、L. Pivodic、C. Gastmans、R. Vander Stichele、L. Deliens、E. Breuer和L. Van den Block。这些作者分别来自比利时的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VUB)和Ghent 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发表于2018年的BMC Geriatrics期刊。
该研究的科学领域主要涉及老年护理和临终关怀,特别是针对养老院中的预先护理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 ACP)。预先护理计划是指帮助成年人在任何年龄或健康阶段理解和分享其个人价值观、生活目标以及未来医疗护理偏好的过程。尽管ACP在养老院中尤为重要,但其实际实施仍面临全球性挑战,特别是在如何最佳实施ACP以及其在何种情况下有效的问题上仍不明确。因此,该研究旨在开发一个理论,阐明ACP在养老院中的假设性因果路径,即预期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哪些过程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实现这些变化。
该研究采用了“变革理论”(Theory of Change, ToC)方法,这是一种参与式的项目设计和评估方法,旨在提高对项目如何及为何有效的理解。研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研究对象包括来自佛兰德斯地区养老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护理专业人员、养老院管理人员、全科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研究共邀请了30位潜在利益相关者,最终21人参与了研讨会。
研究识别了ACP在养老院中可以实现的两个长期目标: 1. 护理/治疗与居民愿望的一致性:确保居民接受的护理/治疗(包括临终关怀)尽可能与其当前愿望和偏好一致。 2. 居民及其家庭的参与感和信心:确保居民及其家庭在规划未来护理/治疗时感到参与,并对其临终关怀符合其愿望和偏好充满信心。
此外,研究还识别了13个先决条件,这些条件需要按时间顺序满足,以实现上述长期目标。这些先决条件包括:选择外部ACP培训师、确保管理层的参与、培训ACP参考人员、为医护人员提供在职教育、为全科医生、居民及其家庭提供信息、进行ACP对话和记录、定期反思会议、多学科会议以及正式监测。
该研究通过ToC方法开发了一个理论框架,阐明了ACP在养老院中如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实现其预期长期目标。该框架不仅为ACP干预措施的设计和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还强调了组织因素在ACP实施和可持续性中的潜在促进作用。研究首次全面阐述了ACP在养老院中如何运作的理论依据,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研究还指出,尽管某些先决条件和干预措施在佛兰德斯地区特定背景下有效,但其方法和框架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ACP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此外,研究强调了持续监测和评估在ACP实施中的重要性,以确保其长期效果。
该研究为养老院中ACP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