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风潮联合作用对南海北部近惯性内波的三维数值研究

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DOI:10.1175/jpo-d-23-0182.1

本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
本研究由Yankun Gong、Zhiwu Chen、Ruixiang Zhao、Jiexin Xu、Juan Li、Jiesuo Xie、Yinghui He、Xiao-Hua Zhu、Yuhan Sun和Shuqun Cai共同完成。研究团队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该研究于2024年4月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期刊上。

学术背景
本研究主要关注近惯性内波(Near-Inertial Internal Waves, NIWs)在南海北部的动力学行为。NIWs是海洋内波谱中频率最低的波动,具有最强的垂直剪切力,因此被认为是海洋混合的重要驱动力。NIWs主要由海面风强迫和内部潮汐(internal tides)的破碎产生。然而,风力和潮汐对NIWs的联合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定量分析风力和潮汐对NIWs的单独及联合影响,揭示其能量传递机制,并探讨极端风事件(如热带气旋)与潮汐的相互作用对NIWs的贡献。

研究流程
1. 模型构建与验证
研究团队采用三维准真实海洋模型(MITgcm)模拟南海北部的NIWs和内部潮汐。模型区域包括吕宋海峡、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等关键区域。模型水平分辨率为2公里,垂直方向采用90层分层,时间步长为10秒。模型驱动包括8个主要潮汐分量(M2、S2、N2、K2、K1、O1、P1、Q1)和来自NCEP CFSR的每小时风应力数据。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团队使用了2010年7月至9月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的浮标观测数据,提取了近惯性、半日和全日频率带的流速谱,并与模型结果进行对比。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观测到的NIWs和内部潮汐特征,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1. 数值实验设计
    研究团队设计了三组数值实验:

    • 控制实验(Exp. Tide_Wind):同时施加潮汐和风强迫。
    • 敏感性实验1(Exp. Wind_Only):仅施加风强迫。
    • 敏感性实验2(Exp. Tide_Only):仅施加潮汐强迫。
      此外,为了研究潮汐相位对NIWs的影响,还设计了5组基于M2潮汐分量的实验,分别施加不同的初始相位(0、0.5π、1.0π、1.5π)。
  2. 数据分析
    通过计算近惯性动能(Near-Inertial Kinetic Energy, NIKE)和能量传递率(Energy Transfer Rate, γ),研究团队分析了风力和潮汐对NIWs的单独及联合贡献。具体方法包括:

    • 风功率输入(Wind Power Input, Wi):计算风应力与近惯性流速的点积,量化风力对NIWs的能量输入。
    • 潮汐能量传递率(γ):通过能量预算方程,量化内部潮汐向NIWs的能量传递。
    • NIKE差异(ΔNIKE):通过对比控制实验与敏感性实验的结果,量化风力和潮汐的联合作用对NIKE的增强或减弱效应。

主要结果
1. NIWs和内部潮汐的能量分布
模型结果显示,NIKE在吕宋海峡、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附近海域表现出显著的峰值。内部潮汐的半日和全日频率带能量在南海北部广泛分布,其中全日潮能量在南海中部海域尤为显著。

  1. 风力和潮汐的联合作用

    • 在吕宋海峡附近,风力和潮汐对NIWs的能量输入均表现出显著的增强效应,导致总NIKE增加了30%以上(>0.5 kJ/m²)。
    • 在一些深水区域,能量从热带气旋传递到NIWs,同时也从NIWs传递到内部潮汐。这种“能量管道”效应导致总NIKE减弱了约30%(~0.3 kJ/m²)。
  2. 潮汐相位的影响
    研究团队发现,尽管潮汐相位的不同会导致NIKE的波动,但在80%以上的模型区域内,风力和潮汐的联合作用对NIKE的增强或减弱效应是稳健的。

  3. 热带气旋的影响
    在热带气旋到达之前,潮汐对NIWs的贡献在吕宋海峡附近与风力相当;而在热带气旋到达之后,潮汐对NIWs的贡献在大部分海域比风力低两个数量级。

结论
本研究通过三维数值模拟,揭示了风力和潮汐对南海北部NIWs的联合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风力和潮汐的相互作用会导致NIKE的增强或减弱,具体效应取决于地理位置和背景条件。研究结果强调了在NIWs动力学研究中同时考虑风力和潮汐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内部潮汐不可忽视的区域(如南海北部)。

研究亮点
1. 首次通过三维准真实模型定量分析了风力和潮汐对NIWs的联合作用。
2. 揭示了“能量管道”效应在深水区域对NIKE的减弱作用。
3. 发现潮汐相位对NIKE的影响在大部分区域内是稳健的。
4. 为南海北部NIWs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团队还讨论了背景环流和涡旋对NIWs的潜在影响,并指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对NIWs动力学的贡献。此外,研究结果对海洋混合的精确模拟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对该研究的全面报告,涵盖了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及其科学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