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基于双能CT碘图谱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放射组学分析

期刊:Medical PhysicsDOI:10.1002/mp.17510

本研究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放射科的Ni Liu、Zengfa Huang等学者,以及Bayer Healthcare武汉分公司的Jun Chen共同完成。论文《Radiomics analysis of dual-energy CT-derived iodine maps for differentiating malignant from benign thyroid nodules》发表于2025年的《Medical Physics》期刊(DOI: 10.1002/mp.17510),属于医学影像学与肿瘤诊断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

学术背景

随着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等敏感成像技术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但只有少数结节为恶性。目前临床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准确区分良恶性结节,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支出和患者焦虑。双能CT(dual-energy CT, DECT)通过两种X射线能谱对物质进行分解,可生成碘图(iodine maps),量化碘浓度以表征组织特性。放射组学(radiomics)通过高通量提取影像特征,可挖掘肿瘤异质性等深层次信息。然而,基于DECT碘图的放射组学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尚未得到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静脉期碘图的放射组学列线图(radiomic nomogram),以提高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术前鉴别能力。

研究方法与流程

1. 患者招募与数据收集

研究回顾性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的14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队列(n=98)和测试队列(n=43)。纳入标准包括:(1)DECT检查后1周内获得病理结果;(2)结节为实性或混合囊性;(3)若同一患者有多个结节,仅选择最大结节。排除标准包括直径 mm的结节、活检或治疗史、病理结果不明确存在明显伪影的病例。

2. DECT扫描与碘图生成

使用子128排DECT扫描仪(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范围从颅底至主动脉弓上缘。扫描参数:管电压A(80 kVp,200 mAs)和管电压B(140 kVp,178 mAs),采用Care Dose 4D系统降低剂量。静脉期延迟50秒,注射碘对比剂(Omnipaque,速率3.5 mL/s)。通过双能系统后处理软件(syngo Dual Energy)生成120 kVp等效单能图像和碘图,算法基于脂肪、软组织和碘三种物质分解直接量化碘浓度(IC)。

3. 临床与影像特征分析

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评估以下影像特征: - 定性分析:结节位置(右叶/左叶/峡部)、形态(囊变>50%定义为囊性为主)、钙化(粗钙化或点状钙化)、边界(光滑/不规则)等。 - 分析:结节、正常甲状腺组织和颈动脉的IC,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公式:NIC=(IC结节-IC甲状腺)/IC颈动脉)。

4. 放射组学特征提取与建模

  • 图像分割:使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结节三维ROI(感兴趣区域),提取80 kVp、140 kVp及碘图的1210个放射组学特征。
  • 特征筛选:通过方差过滤(阈值1.0)、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0.05)和LASSO回归(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降维,最终保留9个关键特征构建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
  • 模型建立:开发三种预测模型:(1)临床模型(年龄、NIC、囊变);(2)放射组学模型(Rad-score);(3)联合模型(整合临床与放射组学特征)。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CA)评估性能。

主要结果

  1. 临床特征差异:恶性结节患者更年轻(中位年龄49 vs 63岁,p<0.001),NIC更低(-0.51 vs -0.28,p=0.003),囊变更少见(5.08% vs 46.15%,p<0.001)。
  2. 模型性能
    • 联合模型在训练队列和测试队列的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和0.90,显著优于单独临床模型(AUC 0.870.79,p=0.01/0.04)和放射科医师主观评估(AUC 0.810.69)。
    • 放射组学特征中,小波变换的联合熵(wavelet-LLH_GLCM_joint entropy)对恶性预测贡献最大,反映结节内部异质性。
  3. 列线图应用:基于联合模型构建的列线图显示,Rad-score在总分中占比最高,提示放射组学特征对鉴别诊断的主导作用。

结论与价值

本研究首次将DECT碘图放射组学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联合模型通过量化结节功能(碘摄取)和结构异质性,显著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其科学价值在于:(1)证实了碘图放射组学在甲状腺癌中的生物学基础(如碘代谢异常与恶性程度相关);(2)提供了一种无创、可重复的术前评估工具。临床应用上,该模型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或手术,优化治疗决策。

研究亮点

  1. 方法创新:首次整合DECT碘图定量参数与放射组学,避免了传统单层面ROI分析的局限性。
  2. 技术优势:采用多参数特征筛选和交叉验证,确保模型稳健性;通过ICC(>0.7)验证特征提取的可重复性。
  3. 临床实用性:列线图直观展示各因素权重,便于临床快速评估。

局限性

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设计,样本量较小;手动分割可能引入偏差。未来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验证,并探索自动化分割算法的应用。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