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a
主要作者与研究机构及发表信息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Aris Konstantopoulos、Yu-Chi Liu、Ericia P. Teo、Chan L. Nyein、Gary H. Yam和Jodhbir S. Mehta,他们来自新加坡眼科研究所(Singapore Eye Research Institute)、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Singapore National Eye Centre)等机构。该研究于2019年5月20日发表在《Translational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
学术背景
这项研究属于眼科领域,特别是角膜屈光手术和角膜生物力学的研究方向。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最常见的屈光手术方法,但由于手术对角膜结构的削弱,术后可能会引发角膜扩张(ectasia),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小切口透镜摘除术(SMILE)作为一种新兴的屈光手术技术,因其可能更好地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而受到关注。此外,胶原交联(CXL)技术被引入以增强角膜的机械强度,减少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然而,关于SMILE与LASIK在诱导角膜扩张方面的差异以及联合CXL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SMILE是否比LASIK更少引发角膜扩张;(2)联合CXL(即LASIK Xtra和SMILE Xtra)是否能提供额外的保护作用。
研究流程
本研究使用了一种已建立的兔眼角膜扩张模型,共分为四个实验组:SMILE组、SMILE Xtra组、LASIK组和LASIK Xtra组。每组样本量分别为6只眼、5只眼、6只眼和5只眼。实验对象为新西兰白兔,所有手术均使用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进行。
手术过程
检测方法
数据分析
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hapiro-Wilk检验评估数据正态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配对t检验和Bonferroni事后分析进行统计比较,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
主要结果
1. 角膜曲率变化
所有四组术后K值均显著下降,其中SMILE Xtra组的K值下降幅度最大(p<0.001)。然而,在术后第6周,各组之间K值无显著差异。
最大后表面高度(MPE)
LASIK组术后MPE显著增加(p<0.001),而LASIK Xtra组未观察到显著变化(p=0.12)。SMILE组和SMILE Xtra组的MPE增加幅度较小,且显著低于LASIK组(p<0.001)。
角膜厚度变化
所有组别术后角膜厚度均显著减少,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SMILE Xtra和LASIK Xtra组的术后角膜厚度较薄,但差异不显著。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结果
IVCM显示,所有组别的角膜界面均呈现低细胞密度和高反射率。LASIK Xtra组的角膜细胞密度最低,表明CXL可能诱导了角膜细胞凋亡。
结论
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屈光矫正度数,SMILE可能比LASIK更少引发角膜扩张。联合CXL(LASIK Xtra和SMILE Xtra)可显著降低术后角膜扩张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CXL对角膜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
研究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首次在动物模型中证实了SMILE在减少角膜扩张方面的潜在优势,同时揭示了联合CXL的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为临床实践中选择屈光手术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进一步研究CXL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研究亮点
1. 首次比较了SMILE和LASIK在诱导角膜扩张方面的差异。
2. 提供了联合CXL对角膜生物力学影响的直接证据。
3. 使用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如AS-OCT和IVCM)来评估角膜形态和微观结构变化。
其他有价值内容
研究还探讨了CXL对角膜厚度和角膜细胞密度的影响,为理解CXL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此外,研究强调了长期随访的重要性,以进一步验证联合CXL的远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