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

本文由申琪玉和李惠强撰写,两人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该文发表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具体卷期和发表时间未明确标注。文章的主题围绕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展开,旨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概念、发展现状,并重点分析在中国建筑业推行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

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而产生的,其核心在于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并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居住品质。文章指出,建筑业是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并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产业,因此,在建筑领域推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尤为重要。文章还提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建筑量居世界首位,资源消耗迅速增长,但人均资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绿色建筑在中国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文章阐述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及其在实现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绿色施工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列举了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放、粉尘排放、建筑垃圾废弃等,并指出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阶段。绿色施工方法能够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使用的自然资源,同时减少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现状。绿色建筑的理念最早由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随着石油危机的出现,节能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先导。20世纪9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在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但建筑物密闭性提高后产生的室内环境问题逐渐显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后,绿色建筑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发达国家纷纷加快绿色建筑的推广步伐,并建立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了生态住宅评估体系、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并逐步推广绿色建筑标准。

文章还详细介绍了中国政府在绿色施工方面的政策和标准。例如,建设部发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北京奥组委制定了《奥运工程绿色施工指南》。这些政策和标准的出台,有助于推动绿色施工水平的提高,减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和扰民现象。

最后,文章提出了在中国建筑业推行绿色施工的主要途径。首先,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建筑行业统一的绿色施工标准,使绿色施工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其次,积极参与ISO 14001环境管理标准认证,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ISO 14001认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环境管理标准,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减少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建筑企业通过ISO 14001认证,不仅可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还能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建筑企业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在不牺牲建筑产品质量、成本、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废弃物,倡导绿色设计、选用绿色建材、组织绿色施工,实施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

文章的意义在于,它系统地介绍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建筑业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推行途径。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挑战的有效途径。通过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可以显著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从理论层面阐述了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概念,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推行途径。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国际和国内政策、标准以及评估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此外,文章还特别强调了施工阶段在实现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指出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为建筑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本文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对推动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