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S-氯胺酮作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辅助剂预防产后抑郁症: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期刊:BMC AnesthesiologyDOI:10.1186/s12871-022-01588-7

本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单一原创研究的学术论文。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详细学术报告:

研究作者与机构

本研究由Yaqian Han、Pule Li、Mengrong Miao、Yuan Tao、Xia Kang和Jiaqiang Zhang共同完成,研究机构为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研究发表在BMC Anesthesiology期刊,发表于2022年。

学术背景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产妇、新生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中国PPD的发生率为1.0%至52.1%。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这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降低PPD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氯胺酮(Ketamine)在改善抑郁症症状和降低自杀倾向方面具有显著效果。S-氯胺酮(S-Ketamine)作为氯胺酮的右旋异构体,其麻醉效果是(R,S)-氯胺酮的两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S-氯胺酮作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的辅助药物,是否能够降低剖宫产术后PPD的发生率。

研究流程

  1. 研究设计与伦理审批
    研究获得河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53),并于2021年8月24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2100050263)进行回顾性注册。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参与者招募
    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7月15日期间,招募了375名计划进行剖宫产并接受PCIA的产妇。纳入标准包括:年龄18-45岁、孕周36-42周、BMI 17-36 kg/m²、ASA分级I-II级。排除标准包括:产前抑郁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家庭暴力史、严重产科并发症、新生儿有严重遗传或先天性疾病、多胎产妇。
  3. 随机分组与盲法
    产妇在剖宫产当天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2 μg/kg + 托烷司琼10 mg)和S-氯胺酮组(S组:S-氯胺酮0.5 mg/kg + 舒芬太尼2 μg/kg + 托烷司琼10 mg)。研究采用双盲设计,麻醉师、研究者和参与者均不知分组情况。
  4. 干预措施
    所有产妇在L3-L4或L2-L3进行脊髓麻醉,术后接受PCIA。C组和S组的PCIA药物分别配置为100 ml,持续输注速率为2 ml/h,自控剂量为1 ml,锁定间隔15分钟。输注在皮肤缝合后立即开始,持续48小时。
  5. 数据收集
    在术后第3、14、28天通过电话或微信完成EPDS问卷,评估PPD发生率。同时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量表(RSS)评分及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头晕、嗜睡、呕吐)发生率。

主要结果

  1. PPD发生率
    术后第3天和第14天,S组的PPD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第3天:8.2% vs. 17.6%,p < 0.05;第14天:9.8% vs. 24.2%,p < 0.05)。第28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 vs. 19.0%,p = 0.76)。
  2. EPDS评分
    术后第3天和第14天,S组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C组(第3天:6.00 ± 2.47 vs. 7.65 ± 3.14,p < 0.001;第14天:6.38 ± 2.67 vs. 7.62 ± 3.14,p < 0.001)。第28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0 ± 2.78 vs. 7.35 ± 3.17,p = 0.15)。
  3. VAS评分
    术后4、8、12、24小时,S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
  4.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头痛:4.1% vs. 3.3%;恶心:8.2% vs. 5.9%;头晕:12.3% vs. 9.2%;嗜睡:10.7% vs. 6.5%;呕吐:5.7% vs. 5.9%)。

结论

S-氯胺酮(0.01 mg/kg/h)作为PCIA的辅助药物,在剖宫产术后14天内显著降低了PPD的发生率,并在术后48小时内缓解了疼痛,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这表明S-氯胺酮在PCIA中的应用对改善PPD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
    本研究首次证实了S-氯胺酮在PCIA中对PPD的预防作用,特别是在术后14天内显著降低了PPD发生率。
  2. 方法创新
    研究采用了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同时,通过EPDS、VAS和RSS等多维度评估,全面分析了S-氯胺酮的效果和安全性。
  3.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研究聚焦于中国产妇群体,为PPD的预防提供了针对性的临床证据。

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为剖宫产术后PPD的预防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S-氯胺酮在围产期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