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由 Ryan S. Pralle、Nichol E. Schultz、Heather M. White 和 Kent A. Weigel 联合完成,隶属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 Dairy Science Department。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Physiol Genomics》上,文章题目为“Hyperketonemia GWAS and Parity-Dependent SNP Associations in Holstein Dairy Cows Intensively Sampled for Blood β-Hydroxybutyrate Concentration”,首次发表时间是2020年7月6日。
高酮血症(Hyperketonemia,简称HYK)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主要影响早期产后乳牛,其患病率根据不同研究在10.3%至53.2%之间。其发病机制与产后能量负平衡密切相关,能量负平衡会引发脂肪组织分解和肝脏酮体生成的加速。血液中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简称BHB)作为酮体生成的关键代谢产物,是诊断HYK的参考标志物。当血液中的BHB浓度≥1.2 mmol/L时,即被判断为HYK病例。
然而,尽管HYK对奶牛的健康、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了显著影响,目前对于其易感性的基因变异研究仍未有大的突破。现有的遗传学研究多依赖农场自我记录的病例数据。这种诊断方法因缺乏一致标准性,其精确性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一种集中测试HYK的表型特征,对其基因关联进行全面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并考虑分娩次数(parity)对基因与HYK易感性关系的潜在影响。
研究目标包括:(1)挖掘与HYK相关的基因型-表型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2)分析分娩次数对这些关联的调节作用;(3)探讨与HYK发病相关的基因通路富集情况。
研究对象为威斯康星大学及附近地区三家私人乳制品农场中养殖的1,903头纯种荷斯坦乳牛。奶牛在产后5至18天内采集血样,每头奶牛接受四次血液BHB浓度的检测。检测工具包括经验证的Precision Xtra和BHBCheck两种便携式检测设备,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得到了验证。血液BHB浓度≥1.2 mmol/L的乳牛被标记为HYK阳性病例,其余作为对照组。
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包括剔除无基因型数据、基因型呼叫率低于95%、具有单形性等情况后,最终留下1,710头乳牛和58,699个高质量SNP作为研究样本。
数据的分析采用了一种改良后的线性混合模型“Feature Forward Selection”方法(以下简称FFSelect)。该方法结合了遗传关系矩阵(Genomic Relationship Matrix, GRM)与上下文环境关系矩阵,从而提高了研究的统计效能,并有效降低了多重共线性及人口结构混淆效应。
在GWAS分析中,尽管没有SNP达到全基因组显著水平(q < 0.05),但染色体10上的SNP标记ARS-BFGL-NGS-91238显示了边际显著性(p = 1.54 × 10⁻⁶,q = 0.09)。另有两个SNP表现出标称水平的关联性,包括BovineHD1600004315和BTB-00318749。
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与这些SNP相关的基因在“局部粘附(Focal Adhesion, bta04510)”和“轴突定向(Axon Guidance, bta04360)”通路中呈现显著富集。此外还观察到一些边际显著的涉及细胞骨架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等与代谢相关的通路。
GWIS结果表明,分娩次数对SNP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其中染色体6上的BovineHD0600024247(q = 0.03)和染色体14上的BovineHD1400023753(q = 0.09)各显现出显著或边际显著相关性。
相关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多达20个与分娩次数相关的通路,包括“AMP信号通路”、“胰岛素分泌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这暗示乳牛在生育第一胎与再生育次胎时,HYK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显著的生理调节差异。
基因标注表明,这些显著及边际显著SNP与许多在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已知参与代谢调控的候选基因相关,例如ENPP2、NPFFR2、COL14A1与DEPTOR等。这些基因的功能支持HYK的发病可能部分受到胰岛素抵抗和脂质代谢失调的驱动,与人类代谢性疾病具有一定相似性。
本研究利用严格的HYK表型筛查方法,结合现代基因组学分析技术,探讨了HYK的遗传学机制。研究不仅提出了若干新候选SNP及基因通路,还首次揭示了分娩次数对基因效应的潜在调节作用。这些发现为HYK与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并为奶牛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本研究的成果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遗传评估模型和个性化管理方案,从而改善乳牛健康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