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关节置换术中氯胺酮的临床应用指南

期刊: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DOI:10.1016/j.arth.2022.02.122

本文件属于类型b:临床实践指南类科学论文,由多个学术组织联合制定,并非单一原创研究报告。

作者与发表信息

本指南由*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于2022年3月31日在线发表,主要作者包括:
- Charles P. Hannon(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骨科);
- Yale A. Fillingham(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罗斯曼研究所);
- Jeremy M. Gililland(犹他大学骨科);
- Scott M. Sporer(拉什大学医学中心骨科);
- William G. Hamilton(安德森骨科研究所)等。
合作机构包括:美国髋膝关节外科医师协会(AAHKS)、美国区域麻醉与疼痛医学学会(ASRA)、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髋关节协会(Hip Society)和膝关节协会(Knee Society)。

主题与背景

本文是一份关于氯胺酮(ketamine)在初次全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TJA)中应用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旨在通过多学科协作减少临床实践差异,优化术后疼痛管理。背景基于:
1. 全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是影响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2. 阿片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可能引发(如恶心、呕吐、成瘾性);
3. 氯胺酮作为NMDA受体拮抗剂,兼具镇痛和减少阿片用量的潜力,但此前缺乏统一的循证推荐。—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术中氯胺酮可减少术后阿片消耗(强烈推荐)

证据支持
- 6项高质量研究评估了术中氯胺酮对初次TJA术后阿片用量的影响,其中5项(83.3%)显示显著降低(如Remérand等2009年研究显示48小时内阿片用量减少35%)。
- 唯一未显示显著差异的研究(Tan等2019年)可能因氯胺酮剂量过低(6 µg/kg/min)。
局限性:由于各研究剂量差异较大(如0.15–1 mg/kg单次注射或持续输注),未能进行荟萃分析。

2. 术中氯胺酮可能减轻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中等推荐)

疼痛控制证据
- 7项研究中,4项(如Aveline等2014年)显示术后48小时内疼痛评分降低,但另3项未发现差异。指南组认为证据混合,故降低推荐强度。
止吐效果证据
- 4项研究的荟萃分析(I²=4.9%)表明,氯胺酮可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风险(相对风险RR=0.68,95% CI 0.50–0.92)。但指南组强调其镇痛仍是主要目的,止吐为次要获益。

3. 术中氯胺酮总体安全性良好,但老年患者需警惕精神副作用(中等推荐)

安全性证据
- 4项研究(如Cengiz等2014年)未发现氯胺酮增加术后谵妄或尿潴留风险(RR=0.70和1.02,I²=0)。
老年患者警示
- 一项针对672例老年患者(≥60岁)的国际多中心试验(Avidan等2017年)显示,氯胺酮可能增加幻觉和噩梦风险。指南建议对老年患者谨慎使用,但未明确剂量阈值。

4. 未来研究方向

指南指出当前证据的局限性:
- 多数研究聚焦术中静脉用药,而术后持续输注(如24–48小时)因住院时间缩短已不常用;
- 氯胺酮最佳剂量仍需探索,需平衡镇痛效果与副作用(如精神症状);
- 门诊TJA的普及要求进一步研究氯胺酮在日间手术中的作用。


意义与价值

  1. 临床实践规范化:首次由多学会联合制定氯胺酮在TJA中的标准化推荐,减少经验性用药差异。
  2. 多模式镇痛优化:强调氯胺酮作为非阿片类药物的价值,可能降低阿片依赖风险。
  3. 安全性警示:明确老年患者需个体化评估,避免精神不良反应。
  4. 研究框架建立:提出剂量优化、门诊应用等未来研究重点,推动循证医学更新。

亮点

  • 跨学科合作:整合骨科、麻醉与疼痛医学领域的共识;
  • 证据分级明确:基于OS方法论对推荐强度分层(如“强烈”或“中等”);
  • 矛盾证据透明化:如实报告混合结果(如疼痛控制数据),避免过度解读。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